中国最早的木杆秤传说由鲁班发明

中国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源远流长。

关于杆秤的起源,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春秋时期的商人陶朱公,另一种说法认为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

由于鲁班被尊称为木工之祖师,所以民间一般认为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

木匠们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16两为一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足斤够两是商业道德,如果缺一两“损福”、缺二两“伤禄”、缺三两“折寿”,这样的民间俗话就是用以提醒人们公平生意。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1997年,我国各大中城市限制使用杆秤。在民间,杆秤虽一时还难以完全被淘汰。而制作手工木杆秤的制作工艺正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遗存。

河南省开封市的杆秤业有名的是索家,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索仕栋从山西来到开封,在老府门路东开设“索仕栋秤店”。到了1914年,传艺给索丙均,店名改为“索丙均秤店”,每支杆秤都标有字号。

宁夏青铜峡的李家手杆秤

2012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吴忠日报》策划的“吴忠沿边行”采访报道组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叶升镇北大门五星村,有幸遇到了继承这一传统的李家手杆秤第三代传人李建国。

差不多一个上午的时间,52岁的李建国向记者们介绍了他制作杆秤的生涯。

1972年,祖父带着父亲从陕西吴堡来到宁夏投奔亲戚。在李建国儿时的记忆里,父辈凭借补锅、补碗、制作二毛皮衣等手艺,走街串巷养家糊口。其中最擅长的手艺就是制作木杆秤。

“2009年,李家手工木杆秤制作工艺被列入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随行的叶升镇文化站站长李永贤介绍。

千百年来,手杆秤制作轻巧、使用方便,作为华夏的国粹,一直是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天地间有杆秤,道出了杆秤所蕴含的文化。可以说杆秤不仅是一件计算重量的衡器,更是一件富有寓意的文化道具。

“看上去,杆秤就是一根木杆,一个秤砣,一个秤盘,很简单。其实,手工制作杆秤是一件相当繁琐的事,从木材选择、秤杆打磨、铜皮包焯、秤砣校秤、钻洞钉花等十几道工序,道道工序不能出现一丝偏差。”说起杆秤的制作,李建国显得十分健谈。

“秤杆木材是从山西进的货,称卡子用材都是从浙江进的,称钩是从河南进的货……”李建国说,制秤的木材是有讲究的,必须选择独苗子,早些时候都用红荀子木做杆秤,木质比较坚硬,不收缩、不变形,更不会裂开,一杆秤如果不出其他问题,可以用上好几十年。

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李建国说,制秤时,先将取好的木材刨圆,刨成一头粗一头细,再用细砂布沾水,将它打磨得又光又滑,经过着色后再制定刻度、钉秤花。这个环节是一个极为细致、精细的过程。一杆15公斤的木杆秤要钻将近300个秤孔,稍有不慎,杆秤就会有偏差,造成短斤少两。

杆秤生意最好的时候是1980年代到90年代末。李家手杆秤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气。

曾几何时,买卖人每人手里拿着一杆秤,买卖来了,便随手挂好秤砣,把货物朝秤盘一放,一提撑杆。买家看着高高翘起的秤尾,生意也就做成了。

可是到了21世纪初,杆秤被电子秤取而代之。李建国在10年前衡器厂生意惨淡的时候罢手离市,开始寻找新的职业。

不管怎么说,手杆秤也算是中国的一种文化遗产,一种传承,但是随着近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工工艺被机械器具所取代,而我们之后给后代看到大概就只是文字记载了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