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瓜果记载见于先秦文献

瓜果最早见于先秦文献记载,古代中国主要食用的瓜果有:

桃,河北易城商代遗址中曾出土桃核,《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可以作证。

李,《诗-小雅-南山有台》载:“南山有祀,北山有李。”《诗经》时代,桃李为人们并重,春秋至战国,桃和李可能是人们栽培或采食最广泛的果实。

梅,《夏小正》记载,“正月,梅、杏、她桃则华。”古时蓄存果品的制法是先煮,再晾干。从古书屡屡可见的“煮梅”说法可知,梅是古代用以储存的主要干果。梅味酸,先秦主要是与盐共作调味之用。梅原产我国长江流域,春秋时引至黄河流域,发展为栽培的果树。

杏,《夏小正》载:“四月,园有杏”。杏树是我国原产的果树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春秋以后,有了更大发展。

枣,《诗-幽风-七月》载:“八月剥枣”。可见,枣在当时是定期收获的果品,所以枣树也是普遍种植的果树。

栗,即今天所说的板栗。《诗经》里《z风-定方之中》记载“树之棒栗”,这里的栗,绝大多数都是人工栽培的。

棒,桦木科,落叶小乔木,棒实(坚果)比栗小,很早即被人们采食。《诗经》中《郊风-简兮》有“山有棒”的记载:《小雅-青蝇》中,也有“管管青蝇,止于棒”的记载。西周至春秋后,棒已被人们栽培,但大部分还是野生的。

梨,我国原产梨,属于东方系统的亚梨种。但《诗经》里未有梨字,梨属的许多品种以不同的名称见于《诗经》、《庄子》、(韩非子》、《山海经》、《尔雅》,主要有:赤罗、甘棠、杜、沙棠、木且、山橘、棋,等等。梨在战国后逐渐由野生向家种演化。汉以后,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梨已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果品。

柿,中国著名的温带果树,先秦时已有栽培。柿多汁味甜,干燥后含糖可达62%,是广大人民喜爱的鲜食和加工食品。

瓜,《诗经》涉及瓜的记述较多。《大雅-生民》说:“麻麦幪幪,瓜瓞哮哮。”形容当时瓜的栽培极其旺盛,果实丰硕。《礼记-曲礼》载有“削瓜之礼”,为天子削瓜时,要在去皮后切成四块,再以横断,用细葛巾覆盖献上:为诸侯削瓜时,只从中破开,用粗葛巾盖好:为大夫削瓜后,不用葛巾覆盖。由此可见食瓜的广泛。

荔枝,我国特产果树,主要生长于今广东、福建、四川、台湾等地。荔枝不见于先秦文献,西汉时期才有传人中原的记载,现在南方地区早已大量栽培和食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