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栽培起源被专家认为是以江西万年县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2016年11月,清冷的北风掠过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境内的大源盆地,寒意袭人。沿碎石铺就的小路来到盆地西北端的小荷山脚,垂直陡立的山崖下,一个高近6米、宽近20米的天然山洞赫然入目。

步入山洞,如同来到另一个世界。60多米长、20多米宽、3米多高的主洞穴里幽深静谧,空气温暖而湿润;在昏暗多彩的布景灯光映射中,一尊尊远古先民的雕塑或伫立或箕坐于洞穴的各个角落。这里是中国当代考古学上一处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万年仙人洞遗址,它和距离不远的同期吊桶环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月上旬,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以及王象坤、闵庆文、卢宝荣、张居中、彭适凡等一批水稻科技界、农业文化界、农业历史界和农业考古界的专家学者来到这里。作为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6年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代表,他们经过反复研讨,郑重联合签署了一份被称为“万年宣言”的《科学家建议》:“我们认为,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1万年前的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野稻驯化 万年之源’。我们建议,这一结论可在国内外宣传、交流上广泛使用。”

在这份建议上签名的,还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他虽没能出席此次研讨会,但他给会议发来的信函中写道:“一万年前,人类成功驯化出了栽培稻,这是人类稻作文化乃至人类农业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端。作为水稻研究人员,要感谢万年保存保护了这么一个神奇的仙人洞遗址。”

水稻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一半人口提供主粮。在人类发展史上,人工驯化野生稻,是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端,此后逐步演化形成水稻生产、食用及储藏加工等。栽培稻究竟起源何处?这曾一直是国际学术界持有争议的问题。从中国现代稻作科学奠基人丁颖(1888—1964)开始,一代又一代中国水稻研究人员和农业考古人员,致力于研究论证中国的栽培稻起源。20世纪60年代在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考古发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1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遗存,有力印证了丁颖的“水稻起源于中国”的学说。2010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曾多次参与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彭适凡介绍:“这两处遗址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地层都出土了野生稻植硅石,新石器时代早期地层都出土了丰富的野生稻植硅石和栽培稻植硅石以及孢粉遗存,经鉴定,这种水稻兼具籼、粳稻特征,是由野生稻向人工驯化稻演化的古栽培类型,也是世界上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这说明在1万年以前,这里的人们就已经开始采集野生稻及人工种植水稻了。”

“稻作起源地要有几个基本条件:该地必须发现有最早的栽培古稻遗存;当时必须发现有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当时要具备适于栽培稻及其野生祖先种生长发育的气候与环境条件;当时该地或其附近要有以栽培稻为主要食品并具有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古人类群体,以及相应的稻作农业生产工具。”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馆长、中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生导师张居中说,“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具备了所有这些条件。”

《科学家建议》的发布,无疑是对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作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的郑重宣示和科学确认。

“以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以稻作为标志性特征的长江中下游远古农耕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传播到了亚洲广大地区,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古老文明之一。这是得到中国水稻科技界、农业文化界、农业考古界、农业历史界公认的研究成果。”谢华安说。

1980年代以后,中国陆续发掘了一些新的含有水稻遗存的古老遗址,包括1988年湖南澧县彭头山、1993年湖南道县玉蟾岩、1996年广东英德牛栏洞、1999年江西万年仙人洞、2000年浙江浦江上山等等。其中,玉蟾岩遗址出土的1粒炭化稻谷定年为约1.2万年前,仙人洞遗址也发现了一些约1.2万年前的水稻细胞“植硅体”化石,而近1万年前的上山遗址更是出土了大量稻壳。

万年是人工栽培稻起源地和贡米的原产地。

万年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乐安河下游,鄱阳湖东南岸,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区。万年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境内大源仙人洞和吊桶环古文化遗址闻名于吐,是当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这一考古新发现使世界水稻生产的历史前推了4000多年,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当万年仙人洞的原始先人移植下第一棵水稻时,华夏原始的农耕文化——稻作文化从此;开始。从一万多年前开始,原始先民就过上了“饭稻羹鱼”的农业生活。据历史文献记载,水稻一直是县境内主要栽培作物。

在长期的水稻耕作实践巾,原始的民间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逐步形成了万年人歇谣、节令、风俗、耕技等方面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稻米习俗,不少稻作文化习俗仍沿袭不衰。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的稻米习俗蕴育出万年贡米这—地方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物产。万年贡米米质优良,形似梭、自如玉、香软可口,营养丰富,食用鲜美,其稻谷抗病、虫、寒能力强。

从南北朝开始,就是特产,公元1512年(明朝正德七年)获“万年贡米”之称。到明末清初,万年贡米被列为“国米”。历史发展到今天,荣获地、省、部、国际优质大米,出口免检产品和“绿色食品”,等荣誉称号。万年贡米已成为人们放心喜食的米中精品。

万年贡米生长培育对气候、土壤、水源等环境有着独特的要求。万年人民总结出一套从良种培育更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收割贮存到精制加工等一系列传统贡米生产技术。万年稻米习俗及贡米生产技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民俗和人类生存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重要的农业研究价值和可观的经济价值。

优质稻新品种如林涌现的竞争,加上万年页咪种植区域的局限,生产管理技术的保守利滞后、稻米习俗逐步退化,万年页贡米的传统工艺和贡米文化出现濒临消亡的现象。为给这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代代相传,特将“万年稻米习俗及万年贡米生产技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万年是人工栽培稻起源地及万年贡米的原产地。

万年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境内大源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当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悠久的历史,适宜的自然环境,蕴育出万年贡米这一地方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物产和独具特色的稻米习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