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上海万国证券的第一任总裁是管金生

该系列: 上海万国证券 共 3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证券业“教父”管金生
1980年代,一个名字响遍大江南北。他被称为证券界“教父”,他叫管金生,1947年生于江西省清江县(今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
他曾是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总裁,是开创新中国证券的先驱。但1995年的那次国债期货交易中,他倒下了,随之而来的是万国证券被申银合并,成了今天的申银万国。
在缔造自己金融王国的过程中,管金生创造了中国证券业改革开放30年历史中的一页。在中国早期股市,管金生名声之大无出其右。

创国内最大证券王国
作为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的老总,管金生曾应美国CNN邀请,作为中国金融界第一人,在该公司直播中心用英语向全球介绍上海证券市场。在其他证券公司尚未弄清国内市场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管金生已打出“万国证券,证券王国”的旗号,声言要令万国成为中国的野村、美林。1994年,他更提出万国证券“要在2000年进入世界十大券商”!
任何时代都有思想超前的人,管金生就是这样的人。管金生,1947年5月19日出生于江西省清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83年,精通法语的管金生偶然地担任了在上海召开的中美国际投资研讨会秘书长。会后,他受欧盟邀请,由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委派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学习管理和法学,获商业管理和法学两个硕士学位。毕业归国后,在很长时间里无所事事,被派到上海党校的一个“振兴上海研究班”里去“深造”。
1980年代后期,邓小平视察上海,征求上海各界有识之士对振兴上海的真知灼见,并对将上海外滩建成“东方华尔街”这一构思表示出极大兴趣。管金生奋笔疾书,痛陈创建中国证券市场之重要,并请愿作证券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建议被接纳,并被批准试点。
1988年,上海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公司开张。公司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10家股东筹资,拥有3500万元股本金。意气丰发的管金生出任这家证券公司总经理,那年他41岁。

万国成立不到两个月,就作为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在国际证券界亮相: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新加坡分行在伦敦发行欧洲日元证券,由20多个国际证券公司组成的承销团,其中,日本野村证券任总干事,万国任副总干事。
1992年底,万国在香港与李嘉诚合作,一举收购香港上市公司香港大众,完成了大陆证券公司首次收购境外企业并成为控股人。在管金生掌印期间,万国证券一级市场承销业务占全国总份额的60%,二级市场经纪业务占到全国总份额的40%。美国、英国的权威机构评定万国证券为中国第一大证券公司。
有人评价,管金生是国内第一个对证券有真正认识的金融家,他的很多思想可以说是超越当时的时代,在万国发展的初期,管金生四处演讲,走遍全国各地,把银行,政府各个部门都拉出来,进行免费的培训,做了大量市场培育工作。
他认为要想与国际大券商并肩,必须更多地雇用那些聪明、能够将市场视为一门严谨的科学的交易员。为此,他在大学里面进行大量的演讲,邀请美林、高盛等国际投行人士给他们讲课。当时,其他证券公司雇佣用员工大多为中专毕业生。而在万国的中层以上团队中,来自复旦、上海交大等的大学生占到90%以上。这些人通晓财经知识,并有一定的英文水平,能够很好地学习国际投资理念。据他身边的人回忆:“管金生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是一个老师,把国外的理念、战略、文化带到中国来。他的卓越就在于不断地冲击旧的体制。在上交所的建设中,其交易规则、设备、交易员的培训,几乎都是万国一手操办;深沪两市的异地交易首先由万国开通;它最早开始在国内推动和实施无纸化交易;而B股是怎么推出来的?都是在房子里想出来的。”

折戟“327”国债事件
管金生发迹于国库券。万国创办时,管金生第一眼瞄上的是国库券。当时国库券并不被看好,国务院为此专门组建了国库券推销委员会,由财政部牵头,国务院秘书长出任主任,人民银行、国家计委、中宣部、军委总后勤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一起参与,不过还是很难推销。
到后来,很自然地出现了国库券地下交易,一些人以五折六折的低价收购国库券。当时,全国银行并无联网,各地的国库券价格相差很大,于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黑市”由此形成,并日渐蔓延。到1988年3月,财政部被迫作出《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允许国库券上市流通交易。是年4月,上海、深圳、武汉等七城市率先试点开放,6月又开放了54个城市。
管金生是第一个从国库券流通中嗅出商机的机构券商。万国有十多个人跑遍了全国250个大中小城市和偏远乡村,到处收购国库券。从无数散户手中收来的券额都是5元、10元的,被塞在麻袋、旅行袋里运回上海,倒卖套利。这笔生意让管金生挣得盆满钵满。到1989年,万国的营业额做到了3亿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此。
管的狂收行动引起了金管处的注意,于是,他把所有的国库券从地下室的金库转移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从地上一直堆到天花板。监管层来检查,一无所获而归,万国证券躲过一劫。数月后,1988年国库券上市,价格为104元,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国库券鼹鼠”,管金生的万国证券完成了惊险而丰厚的原始积累。
但造化弄人,谁会想到管金生发迹于国债,也是栽在国债期货上呢?
1993年10月>25日,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1994年10月以后,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并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也同样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大量机构投资者由股市转入债市,多空双方对峙的焦点始终是围绕对327国债期货品种到期价格的预测。327是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库券,应于1995年6月到期。

当时存在两大阵营,一是以万国证券为首的做空阵营,另外是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公司(简称中经开,有财政部背景的公司)为首的做多阵营。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提高327国债利率的公告,在这期间,空方主力万国证券一直在拼死抵抗,试图以王自益己的顽强来动摇多方的信心。但事情正相反,万国证券的同盟军辽国发突然倒戈,改做多头。这意味着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就要赔进十几亿。
管金生别无他法,只好在休市前的8分钟里,做出避免公司倒闭的最疯狂举动:大举抛售。这一举动,造成了债券期货市场崩盘,以致中国证监会下令将这8分钟内完成的交易全部取消。正是这一决定结束了管金生作为中国证券业伟大试探者的生涯。
3个月后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个月后管金生被捕。指控他的罪名有渎职、挪用公款、贪污、腐败等,但只字未提违反期货交易规则,因为当时没有相应的法条来套用。在此前后,上交所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中国证监会主席都换人了。万国也和申银合并了。
如此短暂又如此突然,这就是期货,这就是当时的中国证券市场。难道中经开没有过错、没有违规?或许,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那一场国债期货风潮,结束了管金生在证券界的传奇。这位从江西小山村里走出来的证券市场的大佬和教父级人物,并未委托辩护人,也拒绝法院为其指定辩护人。

同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