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是《老子》

《老子》(又称作《道德经》)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作者是道家创始人老子。

老子是春秋末期哲学家,道家创始人。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读音“丹”)。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

曾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经问礼于于他。后见周朝衰微,遂隐退。

现存《老子》一书是否为他所作,历来有争论,书中基本上记述了他的主要思想。

《老子》篇幅简短,文学价值可简要概括为两点:第一,形象化的说理;第二,语句上的韵散结合。

《老子》一书所反映的老子的思想,为他开创的道家学派奠定了基础。老子哲学作为第一个有系统的哲学思想的体系,成为中国哲学的源头,从而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20世纪初,一些科学家在宇宙的起源问题上提出了“大爆炸说”。这一理论与《老子》所说的“有物混沌,先天地生”的说法,有一定程度的相符。因此,当代一些学者认为《老子》中“道”的思想体现了“宇宙大爆炸说”的萌芽,从而对它更加推崇备至。

《老子》一书文词十分简约,然而内涵深奥,精微玄妙。唯物主义和威信主义都可以从中找到各自的“根据”,所以它几乎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魏王弼《老子注》、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影响较大。

尽管人们对《老子》褒贬不一,然而它深玄莫测的含蕴,长久不衰地激发者人们的兴趣,那透过表象从反面闪耀出的智慧光芒,至今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启迪。

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探讨了世界的本源生于道;朴素辩证法思想;政治思想上主张无为;初步意识到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怀念“小国寡民”的时代;对儒、墨家均有所批评等。

后来人一般认为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接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还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这是因为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

这只能说是后人的一种解读。如果科学来自于自然,又用科学去论证自然的科学,这听起来本身就是很相悖的。这就好比拿了个“科学”的工具论证一个事物,那么你已经首先承认这个“科学”的“科学性”了。而这个“科学”又要被运用去论证这个“科学”的发源处,听起来不是很有点儿鸡先还是蛋先的悖论吗?

此外,认为老子的无为是缺乏斗争意识,是用调和逃避斗争,是一种妥协,这也只是后人的一种解读。“无为”着眼点或许在“为”而不是“无”。谁说“无为”不是一种为呢?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样精辟的、放到现世都振聋发聩的思想是一种落后的历史观吗?这种彻底的、无畏的思想不是斗争的真实底气吗?

此外,有人认为老子鄙薄知识,轻视文化,反对技术进步,这些哲学观点和论点都需要后人更多的辩论和研究。哲学最怕定义。哲学思想的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启发人们思考,而不是给人定性。哲学的诞生已经达到了哲学存在的本质目的,探讨所谓哲学的先进性、思想性,这全赖于其他人的解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