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寒凉派”创始人是刘完素

刘完素是金代著名的医学家,位列中医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首,中医“寒凉派”的创始人,他以火热论思想指导针灸临床,形成了以清热泻火为基点的针灸学术思想,对金元以后的医家影响巨大,为我国的古代医学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完素生活在宋末金初,当时,中国的医学发展经过了盛唐时的辉煌成就和宋代的普及之后,形成了很多的学术派别。各派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是医学史上的诸“医”百家的时期。所谓“金元四大家”,就是当时最为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学派:

刘完素的火热说
张从正的攻下说
李东垣的脾胃说
朱丹溪的养阴说

刘完素(约1110-1200年),字守真,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是金时的河间(今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人,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刘河间”或“河间先生”。

他是当时名声显赫的医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自幼聪慧,耽嗜医书,因母病,三次延医不至,不幸病逝,遂使之立志学医。

刘完素攻读医书非常专心刻苦,常常日夜不分,废寝忘食。在所读医书中,他最感兴趣的是《黄帝内经 素问》,其一生著述大都与此书有关,如《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

火热论

刘完素生活的北方河间地区(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正是金人进攻中原时的主要战场之一。当时天灾横行,疾病横生,疫病蔓延。

北方天气干燥少雨,人们的体质也比南方人强健,又因天气寒冷,许多人喜欢饮酒。这些原因造成当时流行的疾病以热性病为主。

而当时因为沿袭宋时的用药习惯,医生们仍然墨守成规地使用宋朝官办制药局——和剂局出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药物治病。

和剂局的成药配方喜欢芳香药与温燥药,这就造成了药症不当的不良后果。

刘完素医术高超,他仔细研究《黄帝内经》中关于热病的论述,提出了使用寒凉的药物来治疗当时横行肆虐的传染性热病的主张,结果疗效非常惊人。使用这种方法,他治好了许多人的病。这也就是人们称他做“寒凉派”的原因。

他认为处方用药,要因人而异,应视病人的身体状况、所处的环境和疾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药,不可一成不变。他也极不满意于当时朝廷要求使用《局方》,又不可随意加减的规定,坚持辨证施治,酌情发挥。

他家门前车水马龙,挤满了远道而来的发热患者,甚至一些昏迷的病人是被抬来的。让他扎上几针,服了几付他开的药以后,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有时他还送医送药给贫困的病人。

一次,他在路上见到一家人正在发丧,得知是产妇难产致死,可他见到棺中有鲜血淌出,便令人放下棺材,马上开棺诊治。他在难产妇的涌泉穴等穴位扎了几针,妇人竟然苏醒了,再针她合谷、至阴等穴,胎儿竟然顺利地产下。家属忙跪地叩首,视之若神仙下凡。

刘完素名声很大,名盛于大定、明昌年(1161-1195年)。传到了金朝廷中,金彦宗曾三次征聘,请他到朝中为官,他坚辞不就;金章宗爱其淳素,也为了笼络人心,便由朝廷赐给了他一个“高尚先生”的名号。

刘完素主要以《黄帝内经》为学术基础,他精研医理,把《内经》中的关于火热病致病原因的内容选摘出来,加以阐释,这就是著名的《病机十九条》。

他还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都可以化生火热病邪,治病,尤其是治疗热性病的时候必须先明此理,才能处方用药。

他所创方剂凉隔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双解散等,都是效验颇佳的著名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着。

对于《内经》中的“五运六气”,他也有着精辟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并十分善于运用五运六气的方法来看病。他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气运,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疾病,因此,医生在处方用药的时候必须灵活机变,具体分析。

刘完素在治疗热性病方面的完整理论和对“五运六气”的独到见解,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甚至对于温病学派的形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

随着他的创新理论广泛流传,师从者甚多,先后有荆山浮屠、葛雍、穆子昭、马宗素、镏洪、常德、董系、刘荣甫等从之,私淑者也不少,如张从正、程辉、刘吉甫、潘田坡等,最终形成明显的寒凉攻邪医风。开创了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形成金元时期一个重要学术流派“河间学派”。

后人为了纪念刘完素对人民做出的突出贡献,在他死后的几百年中,不断地为他修建庙宇,镌刻石碑,歌功颂德。直到今天,河间市内刘家村中还有他的墓,“刘爷庙”曾被日本侵略者摧毁,解放后又重新整修,足见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