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全亚洲最大的(2013年数据)养猪企业是广东云浮温氏集团

2013年12月,总部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的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上市肉猪突破1000万头,成为亚洲最大的养猪公司,生猪生产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

温氏集团养猪产业起步于1997年,当时年上市肉猪不足1万头。

然而,在短短的16年时间里,该集团就实现了年上市肉猪突破1000万头及上市量位列世界第二位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是温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更是中国畜牧行业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这标志着温氏集团在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养殖企业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标志着中国养殖业企业正朝着世界一流的水平稳步前进。

据悉,截至2013年12月底,温氏集团今年累计上市肉猪为1000万头,实现销售值168亿元,平均每天上市2.7624万头,每分钟就有近20头肉猪由温氏集团提供至市场。

1000万头肉猪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据温氏集团的一位负责人介绍,1000万头肉猪可以屠宰猪肉77万吨,按每个家庭平均一年吃掉340斤猪肉计算,可以满足453万个家庭的猪肉消费需求。按人均年消费38公斤计算,可满足2062.32万人一年的猪肉消费需求。

据介绍,温氏肉猪品质优良,具有体型好、瘦肉率高、肉质鲜嫩、检验安全等优点,得到批发商、肉联厂、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青睐。2012年全国生猪出栏量约为6.67亿头,温氏集团上市813.9万头,约占全国出栏量的1.22%。2013年,温氏上市肉猪约1003万头,占2012年全国生猪出栏量的1.5%,上升0.28%。

温氏集团公司自1997年开始组建养猪公司,1999年开始实施集团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并制定了“稳步发展养鸡业,加快发展养猪业,积极探索养牛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的战略。集团上市肉猪由1997年的0.9万头,发展到16年后的今天,上市量突破了1000万头,每年肉猪上市数量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30%。

据了解,这1000万头由全国17381户养户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生产,其中广东省养户占32.25%,新兴地区养户占比为3.57%,广东省外养户为64.18%。2012年,温氏养猪户累计获得养殖效益144972万元,户均养殖效益8.78万元,截至2013年11月温氏养猪户养殖效益累计约为147186万元,户均约10万元。

秘笈1:“公司+农户”模式产生规模效应

据温氏集团某负责人介绍,该集团上市肉猪都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生产,具体流程为:公司向养户提供猪苗、饲料、疫苗以及技术服务等,养户按照公司规定标准建设猪舍,并按照公司饲养管理要求,将猪养约120日,养至210-220斤,再由公司将肉猪销售给客户。

据悉,温氏于1983年开始发展规模化养鸡,而温氏“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则产生于上世纪的1986年。当时,附近的农民看到温氏发展养鸡业所产生的效益,在自身发家致富的迫切愿望驱使下,要求勒竹鸡场(温氏集团前身)到县城及深圳、南海等地购买饲料、鸡苗的同时,代农户购买饲料、鸡苗等。温氏集团顺应当地农民的合作愿望和诉求,帮助农户购买养殖所需的各种物品,后由于市场起伏波动大,农户的盈亏不定,为稳定附近农户的收入,开始与当地农民合作发展养鸡。后来,该集团逐步引导当地农民由传统农业方式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取得了显着的效果,被各级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总结为“温氏模式”。

据了解,农户与公司的合作,实际上是公司将鸡苗、猪苗委托给农户代为饲养管理,在饲养管理中从公司领取的鸡苗、饲料、药物等,产权归属于公司所有,农户对公司委托饲养的产品负有管理责任。农户要实现与公司代为饲养的合作目的,应以保证金、栏舍设备和劳动力等资源作为基本条件参与到公司的产业链管理中来。

在这一过程中,公司以委托饲养的方式实现与农户合作生产,为单家独户的农户走向广阔的大市场搭建起一座桥梁。在传统农业中,单个的农户无力直接进入市场,但是由公司作为龙头牵头组织,将众多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联合生产,就形成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规模化大生产。公司和农户以利益为纽带联结成为有机的整体,在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当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公司与农户在产业链流程管理中明确分工,配置以规范和高效的流程管理,大大提升了传统农业、传统农民的专业化程度,促进了传统农产品的专业化饲养,公司与农户的资源优势在合作中可以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

据介绍,温氏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是“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并充分照顾到各方合作者的利益。在温氏高管召开的办公会议上,如何保护养户利益是每一次会议的常规议程,在企业利益分配当中,养户利益排在第一位,即使企业亏损,企业也会最大限度保护养户的合理养殖效益。

近十多年来,养殖行业曾连续遭遇非典、禽流感等行业重大危机的冲击。行业低迷时期,温氏集团即使遇到整体效益亏损的情况,也要保证养鸡户每只鸡有1.3-1.5元的获利。在当前养殖业市场行情利好之时,养鸡户的平均养殖效益更是达到2.4元/只。全体合作农户与公司合作,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增收。

随着该集团肉猪养殖规模的日益壮大,“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在肉猪养殖中也逐渐推广开来。2012年,集团公司的农户合计收益为36.56亿元,户均6.69万元,2013年合作养户合计收益预计超过37亿元。多年以来,养户的收入与公司销售值同步增长。

秘笈2:物联网建设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年上市肉猪突破1000万头”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温氏集团对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随着国内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畜牧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从事养殖业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但与国外同行相比较,其生产水平仍然落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电子信息化水平严重滞后、信息技术和机械化相互脱节。温氏集团在国内畜牧行业中率先全面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整个养殖生产过程的统一监控,从而提升畜牧养殖行业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对促进国内畜牧养殖业的产业升级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目前国内畜牧业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应用领域与应用单位很少。由于目前畜牧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大部分属于单项技术或单个系统的应用模式,难以将不同系统的信息融合成统一的监控平台,导致无法对生产过程实施有效的集中监控。2010年,温氏集团董事长温鹏程随云浮市领导考察无锡市国家物联网产业基地后,认为温氏集团有能力建设好畜牧养殖物联网,且物联网在温氏集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在得到了工信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云浮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底,温氏集团联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同编制了《云浮市温氏畜牧养殖物联网总体规划》;2011年3月14日,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共云浮市委、云浮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中国工程院召开了《云浮市温氏畜牧养殖物联网总体规划》专家论证会,包含多位院士在内的与会专家对温氏集团的物联网建设规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2011年9月,温氏集团的物联网项目被列入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的《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目前,温氏集团的物联网一期示范工程已经完成,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效果。据悉,该集团目前已经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实现了养殖机械设备与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管理人员能够通过集中监控所有养殖栏舍的实时环境状态,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养殖栏舍的温度控制和通风系统运作,精确控制自动喂料系统按照生产规程投放饲料,实现了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目前,温氏集团正将此项技术推广到实施现代家庭农场计划的合作农户。

可以预见的是,温氏集团物联网的建设将对推动该企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国内畜牧养殖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