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榻始出现于西汉

在中国古代家具中,榻是一种仅有床身,上面没有任何装置而且较窄的坐卧具。

其形制与枰相似,但比枰大。一般比较矮,比较窄,有专供一人独坐的榻,匠师们称之曰“独睡”。也有两人坐用的,为合榻。

早期多为石制,晚期多为木制。

榻的出现最早始于西汉。从传世的文献可以看出,当时的榻形体低矮,足部多做成柱足或“局脚”,专门供人坐卧。

榻在该时期的使用相当普遍,今人在汉代墓葬的壁画中常常可以发现有榻的形象。

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榻的制作和使用已经非常发达,当时的石刻画像和传世绘画中常有其形象。

进入盛唐以后,随着家具普遍增高的趋势,榻逐渐地变高。按座部区别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榻下施足,另一种是榻下施方座。

前者造型简练明快,是从传统的坐式矮榻发展而来的。其形体与唐以前的矮榻相比明显增高。

方座式榻数量较多,主要见于佛教绘画和名人雅士的燕居场合,造型明显带有佛教色彩。其榻座以须弥、壶门托泥式为主,形体墩厚、华贵,较以前的同类坐榻进一步增高。

两宋时期,榻的形象在绘画和出土实物中均有发现。

其功能仍是坐、卧兼用,在当时多为上等家庭或文人雅士所备,造型上以仿古坐榻较多见,榻上常放凭几、靠背和棋枰等。

因榻在唐代以后就已形成比较高的特点,帮两宋时期的榻前多没有“足承”(又叫足踏),是从“榻登”发展而来的。)

榻的足座则以壶门托泥式最流行。

明清时期的榻形式多种多样,有无束腰直足、束腰曲足、三弯腿、鼓腿膨牙、折叠式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