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的八卦悬顶式结构的古建筑在咸阳昭仁寺

昭仁寺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东街。

这座寺庙创建于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称帝之后,为了纪念在浅水原(今天的长武附近)大战中死去的将士们,就下旨修建了这座寺庙。

“昭仁”的意思就是表彰勇士英勇杀敌,舍身成仁的意思。

昭仁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869平方米,现在山门、碑亭、大殿、东西配殿各3间。寺中山门门额题有“昭仁寺”三字。

Zhaoren-Temple-in-Xianyang-City-China(图:昭仁寺大门,摄于2008年)

寺内现存的主要建筑物是一座三间挑角大雄宝殿,内部不见立柱,全由四周大梁架叠而起,即俗称的八卦悬顶方式,结构颇为特殊,在中国古建筑中仅此一例。

该寺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当心间的尺度大,殿内无柱,殿内方方整整,外墙之内共有12根立柱。大殿的左右及后部都是后来砌的砖墙,有双扇门,横坡窗,两边大圆窗等,前檐部分是民国以来改建的。

其中的梁架虽然不是当年建造的,但也非常久远了,从其结构来看,犹存宋式遗风。

梁架的具体结构、做法、细部手法,都表现出了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这种构造方式,目前在中国已经不多见了,是珍贵的艺术宝藏。

大殿起架在12根立柱之上,施阑额于柱头之间,额上置普拍枋,普拍枋交圈,扁而薄,在枋上置斗棋。

斗棋做一斗二升交麻叶,上部支撑檐枋与檐檩,四面是相同的,唯独在正面,由柱头斗棋向外支出一跳又加一道外檐檩。

这样一来,在当心间的二柱头斗棋上做出“把头绞项造”的手法,上承替木与檐檩相交。转角铺作的斗棋也向外伸出一跳四铺作,中间的斗棋在一条线上。这种做法是宋式手法之一。

该建筑在四个转角处用了四条抹角梁,抹角梁的两端都伸入了斗棋之中。大角梁的后尾从四个转角处伸出来,也就是担在四条抹角梁之上,然后下平榑(读音“扶”)与采步金梁的交汇角再搭在大角梁的后尾。

在这同时,也是将下平榑与采步金梁交汇处的最重都压在了大角梁的后尾。这样一来,使大角梁起到了杠杆的作用,因此非常稳固,没有一点颤动的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四面从斗棋的耍头后尾,起挑斡挑至下平抟与采步金的底面。它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挑斡成为杠杆,后部有挑承之力,前端有压力,使得下平榑更坚固,上部的平梁与上平榑之劄(读音“扎”)牵交合角,都压在大角梁的后尾,这样才使结构起到更加稳固的作用,使结构更加合理。

在上平榑、枋之下双加一条劄牵,与采步金梁之交合,然后将上平榑及枋压在这个结点。这样的结构,才能达到对大角梁后尾的运用,对大角后尾起到杠杆的作用。

在平梁上部中心仍然采用了立蜀柱的形式,蜀柱之间还用了劄牵板连接,使蜀柱能够固定住,不用角背与驼峰,这是地方做法。

蜀柱头则用一斗三升,承拉脊檩。叉手自平梁两端叉入蜀柱头,这样能使得蜀柱十分稳定。

山面构造方法,则由上平榑与山面蜀柱再连接一枋子以使山面固定住。

这样的构造是坚固的,可以使前山三椽,后山三椽,二面二椽,达到相应的交结,使整个构架平稳,高空明亮,省去了大额,也省去了什么大栿、几椽栿等,令建筑显得敞亮、利落、空间更为明快,视线不受什么构件的的遮挡。

这是本殿的最大特点。这个例子虽然简单,但是在其他建筑上却是没有的,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孤例,是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