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侨资轻轨“汕樟轻便铁路”由侨商杨俊如兴建

该系列: 汕樟轻便铁路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汕樟轻便铁路的创办人是潮属大埔旅南洋华侨富商杨俊如(1879—1925)。

杨俊如因愤于中国屡受西方列强侵略与欺侮、国家日益贫弱,从青年时代起就具有“实业救国”的思想。他在上海从事商业活动时积累了10多万光洋,民国初年回到汕头,想为家乡发展做点贡献。当时潮汕铁路已通车,但汕头至侨乡澄海仍然是崎岖小道,且为多条韩江支流所阻隔,交通极不方便。于是,萌发了修建汕头通往澄海樟林的轻便铁路的念头,以方便两地的交通,带旺两地的生意,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他联络了萧林秋等海内外乡亲,以股份形式,集资22.5万银元,其中,南洋侨资占60—70%。

1915年,汕樟轻便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汕头成立,杨俊如任总经理。1916年铁路正式动工建造。起点站在汕头盐埕街头(该地一直被汕头人称为“轻便车头”),终点站原计划在澄海东里(原名东陇)的樟林镇,故名。后因经济方面原因,仅修通到澄海城北的莲阳河边,并未筑到樟林。轻便铁路分几段修通:1918年由汕头通车到澄海下埔;1919年11月延至澄海外砂;1920年12月延至外砂桥站;1923年1月再延至澄海县城。全长18.5公里。

汕樟轻便铁路之所以称“轻便铁路”,是因为这条铁路与一般的铁路不同,第一,它使用的铁轨是从台湾购进的小型铁轨,类似现今矿山上运送矿石的小铁路。第二,在铁轨上行驶的是“轻便车厢”,这种“车厢”也与一般的铁路车厢有所不同,是用竹、木、藤做原料制成,形状酷似一辆轿子,下装4个小铁轮,置于台车上。此类轻便车厢当时共有200辆。第三,台车行进不靠动力,而是靠人力推动。车座分特别与普通两种。特别客座坐2人,由车工1人推动;普通客座前后两排共4人,由车工2人推动。沿路设有车站8个。两车相遇时,有双轨的地段则各依其线路往前推行;否则就需请一辆车上的乘客先下车,将车厢抬下轨道,让另一辆车厢驶过后,再把车厢抬上去,继续前行。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普通客车要给特别客车让路。可见,这是一条与众不同的、非常特殊的铁路。

汕樟轻便铁路通车后,生意挺不错。每月收入国币7000元,以3成支付给推车工人的工资,公司实收4500元。扣除各项费用,公司可得纯利2000元。但自1922年工人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后,工资由3角增至3角5分,公司收入由7角减至6角半;加上军队骚扰,官兵坐车常不给钱;还有各种苛捐杂税,及路局内部人事纠纷,杨俊如初涉足实业界,缺乏经验及应付能力,造成入不敷出,难以维持。经此打击,重病缠身的杨俊如走投无路,于1925年被迫自杀。至1929年因经理舞弊,公司将铁路抵押给日本人办的台湾银行,押款为国币10万元。

1932年,汕头至樟林公路通车,对轻便铁路是致命打击,客源基本断绝,只能搞些货运,惨淡经营。最后,汕头市政府以市政建设为由,市区内不宜设立车站,着其迁往郊外,又因车轨横越中山公园,阻碍交通,1933年下令将其拆毁。

汕樟轻便铁路是汕头至澄海唯一的陆上交通线,对沟通两地交通、促进两地工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以中国最早的侨资轻便铁路而载入中国铁路发展史册。杨俊如也因此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被聘为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名誉干事,获得由会长许沅及副会长史量才、交通部长王正廷签发的证书予以褒奖。

同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