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妇女节可追溯到六朝时期

古时妇女节一年有三次。而且妇女节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1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古时,一年三次的妇女节。其一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也称女儿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给女孩的头上簪以石榴花,有些人家还用花红绫线结成樱桃、桑椹、角黍、葫芦等形状,以线共穿,佩带在女孩身上。明代余有丁在《帝京午目歌》中写道:“都人重五女儿节,洒潇角黍榴花展。”

其二是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我国民间叫它“乞巧节”或“女儿节”。据《荆楚岁时记》载:“是夕,各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榆石针,陈果瓜于庭院中以乞巧。”在一些地方县志中也有“七月七夕为女节”的记载。相传织女心灵手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都要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灵巧。

其三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是重阳节。我国民间有登高和食花糕的风俗,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有“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亦曰女儿节”的记载。

七月七夕称为“女节”,我国有一个传统的妇女节,它就是流行于民间的乞巧节,也称为七夕。这风俗可追溯到六朝时期。

到了唐代,人们都要在“七夕”乞巧节这天祭拜织女,希望她把纺织的技巧传给家中的女人。而女人们则走亲访友,交流织艺,连平时被禁锢在绣楼里的大家闺秀,这天也可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涉足田园、游览井市,古代许多男女青年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也由此产生。

宋、明代,“七夕”这天妇女的待遇就更高了:女人要穿红戴花,用五彩绫线结成樱桃、桑椹、角黍、葫芦等形状穿线佩身,家中还要备足美食供女人享用。明代《帝京午目》中说:“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

在中国文化发祥地的黄河流域各省份,民间的风俗居然直截了当地把七月七夕称为“女节”,是很有道理的。例如,河南省《宜阳县志》载:“七月七夕为女节,陈瓜果,祀天孙以乞巧。”陕西省《蒲城县志》又载:“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为什么遇到这个女节,偏偏又要避它呢?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说:“织女,天女孙也。”《汉书·天文志》也说:“织女,天帝孙也。”在传说中,天帝对于天女与牵牛郎的爱情,竭力加以阻止和破坏。他长年把他们分隔在天河南北,不让他们相会,仅仅在每年一度的七月七夕才允许他们见一次面。鉴于织女的这种不幸遭遇,所以,民间父母对于新出嫁的闺女,每到七月七夕要把她接回家来,意思是为了保护女儿和女婿的幸福生活,以免天帝发觉他们长年同居,而在七夕之后强迫他们分开。

传说中织女这个典型的女性形象,是令人尊敬的劳动巧手。正因为这样,所以历代的妇女都要在七月七夕这一天,去向织女乞巧,希望她把女红技艺传授给世上的妇女。这里所谓的“巧”主要是指劳动技巧的巧,而婚姻匹配的巧自然也包含于其中。

有的人着重把男女相爱作为七月七夕的主题,尤其像唐明皇和杨贵妃那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恋爱生活,也曾被人羡慕。然而,广大的妇女却是更多地重视天女的生产劳动。所以,晋代葛洪编辑的《西京杂记》中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从汉代以后,凡是七月七夕都有类似的记载,有的“穿七孔针”,有的“涤油器瓶罐之类”,有的“储露水作面”,有的“涤梳具并濯发”。总之,这些无非表明中国妇女勤劳操作的优良传统习惯,她们对生产劳动和爱情生活有比较正确的看法,而生产劳动实际上被看成是一切的基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