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第一位华人主席是李文华

中国在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第一位任主席的是李文华。

1986年9月20日在巴黎召开的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第9届会议上,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秘书长李文华教授当选为该理事会主席及第9届理事会执行主席。

他是担任该理事会最高领导职务的第一个中国学者

李文华院士,1932年1月15日生于山东广饶(今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

我国生态学和森林学家。

1961年获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森林生态和资源生态工程的研究:专著《西藏森林》填补了地区空白,为高原森林保护与合理利用起到了奠基作用;建立了高原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模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领导西南资源开发研究,为国家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提供了科学依据;倡导生态农业研究,使”千烟洲模式”成为红壤丘陵整治的典范。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结缘

李文华与生态学结缘,源于一次巧合。

“早年在家乡上中学时,学校附近有个美国新闻处,里面有个小图书馆,冬日从窗外看进去,窗明几净,温馨美好。”他说。

“因为既能读书又能取暖,所以那里逐渐成为我和同学们的好去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本有关自然保护区的书中看到介绍美国森林公园的文章……”李文华说,于是,一颗年轻的心被屹立挺拔的巨杉和寒带针叶林所吸引,到森林里遨游、寻觅、探索的理想被唤醒。

1949年,李文华被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录取,院系调整后,森林系从北大分出,1953年,他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业待兴,涉及工农业发展的工科、农学等专业受重视。李文华说,“那个时代的生态学还是一只‘丑小鸭’,还没跳出地理学、植物生理学所研究的范畴,别说在中国了,就是美国著名生态学者奥多姆想在他的大学开一门生态学选修课,最终遭到拒绝。”李文华曾想过转学、转专业,但经过学校领导的一番思想工作,他潜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随着人类活动增多,人们开始反思生态环境研究的纯自然主义倾向,在生态环境状况愈发严峻之际,生态学经历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

勤勉

在李文华眼里,东北的森林是他追逐心中绿色梦想的起点。

毕业留校的第一个冬天,他被派到小兴安岭林区为第二年前苏联专家进行的森林调查做前期准备工作。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那个年代,李文华背着行李和大棉被、穿着大棉鞋,和师长、同事一起踩着黑熊的脚印在大雪中跋涉。为了避免野兽侵袭,在行进中他们需要不时敲锣并大声呼喊。即使偶尔在荒郊野外遇到陌生人,因为担心是土匪,也不便与其随意攀谈。谈起那段经历,李文华至今感触至深。他说:“除了对山山水水的热爱,还有就是对人间真情的怀念。每当提到长白山和东北森林,就会联想起引导自己走上生态学研究之路的师长、长期科研中结下友情的伙伴,以及曾经在艰苦条件下患难与共的学生与纯朴勤劳的林业工人。”在跟随前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教授苏卡切夫院士攻读博士研究生之后,李文华回到国内开始在生态学界担当多项重任:生态研究、青藏高原科考、生态农业、小流域治理……随着国际上“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提出,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理念被各国认同,我国生态学的格局开始“脱胎换骨”:从现象描述到定量研究,从最初的生态研究进化到后来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补偿等问题的探讨,李文华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组织上安排的工作。李文华说,如今自己仍是一个迟钝但还比较努力的“老学生”。在国内,他指导研究人员不断把相关研究推向深入;在国际上,他不辞辛劳,积极担任多个国际科研组织的领导工作。

“我要一直学习下去,也要把老一辈科学家未竟的事业推进下去。此外,在世界舞台展开交流合作,发出我们中国科学家的声音。”他说。

未来

在2013年9月吉林长白山举行的首届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上,来自全球自然保护方面的200多名专家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等,深入开展了前瞻性、趋势性、务实性的探讨。

李文华说,长白山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难得的原始性,它会是生态学家关注的热点地区。此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希望把长白山的生态学研究和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问题结合起来,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与国外相比,我国生态学起步晚、底子薄,我们过去的仪器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他们建造的试验林地有的有好几百年历史,想要缩短这样的差距并不容易。”

他说, “同时还应看到,我国自然条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从南方到北方,从平地到高山,植被两个维度的变化在国内就能研究和考察到。因此,中国的生态学者是幸福的。”

在长白山参加生态论坛活动间隙,李文华不断指导学生,他口中描绘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参天古树、遍地芳草、鸟语花香、泉飞鱼跃、呼啸鹿鸣”的情景,让他的学生无限向往。在李文华看来,把自然、社会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从系统的观点研究其间的相互关联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实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年轻人的使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