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近代化新式学堂是北京“同文馆”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人从事翻译工作,但正式设立外语学校却晚至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设的同文馆。

西周时曾有过翻译官员,《周礼-秋官司寇》中称他们为“象寄”,但主要译述少数民族的文字。汉代中外交流发展,译述人员增加,被称作“译官、译语、译史”的不绝于书。唐朝翻译佛经的人很多,涌现了玄奘这样杰出的翻译家。明代中外又流频繁,翻译人才需求甚急。于1368年设置了四夷馆,选翰林38人进行训练,专学外国语言文字。1407年又增开缅甸等八馆,扩大招收“官民子弟”攻读外语。1748年清朝将四夷馆改为四译馆,选少数人从事翻译。

1757年又改创俄罗斯文馆,选八旗子弟24名学习俄语。但这都是一些短期的训练班,时学时停,无人重视,加上这些纨绔子弟游手好闲,很难把外语学到手。在俄罗斯文馆的一次考试中,学生全是零分,教师中只有一名能说几句俄语。所以在1842年《南京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时,中国连一个精通外语的人才都找不到,任凭外国侵略者随意欺蒙。

1961年恭亲王奕(读音“新”)等上奏清廷,请求在北京设立一所外语学校,培养各种翻译和外交人才。于是1862年8月在北京开设了同文馆,并聘有外籍教师任教,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办,陆续开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东文馆。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另开有生理、解剖学等选修课。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优者受奖,劣者降革。学校还设有印刷所,专印各种教材和图书资料;备有打字机,供学生练习打字;还设有化学物理实验室、天文台和博物馆,使学生有实习机会。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1867年扩大为57人;1879年发展到100人;1888年增加到125人;直到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一直维持这一数目。

同文馆教学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学用结合,入校的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经常翻译一些国外的电报、文件,高年级学生必须译书,而且反复修改,译好即印。对译书好的学生予以重奖,并优先录用。学校还利用一切机会派学生出国实习,有的使节出国,可带馆内学生随行;外国人来访,派学生陪同;在国外设使馆,也派学生随驻。经过反复的学习实践,使不少学生成才。

同文馆作为最早的近代化新式学堂,在我国历史上起到了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