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民间节假日是“四时八节”

关于中国传统节假日,民间向来有“四时八节”之说。

四时即指春、夏、秋、冬四季。由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冬复而春,日月寒暑交替运行,永不停止,季节转换时候过节放假,便于农事与生活的安排。

八节是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称为八节。节气最早也是为农业生产所用的,因此过八节也是中国古人对生活、工作、休息等进行重新计划和安排的时刻。

四时八节作为中国最早的节假日,源于上古时代的祭祀。中国古代有祭奠四季之神的习俗,称为“五祀”。

“五祀”,也就是祭祀春、夏、秋、冬和中央五神的礼仪。按阴阳五行之说,五行之气运行在天地,在天为五帝,在地为五神。五神分列五方,佐地以选化万物,其神为:春神句芒、夏神祝融、中央后土、秋神蓐收、冬神玄冥。天子祭之,谓五祀。

此外,帝王冬至日祭天于南郊称“郊”,夏至日祭地于北郊称“社”,合称“郊社”。祭郊社,是因“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记-礼运)。

另外,按古代帝王礼制,每年的春秋,还要进行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活动,由此形成了中国节假日的雏形。但是,当时的祭奠并无固定的时间规定,所以上古时期的祭祀礼仪及庆典,只是中国古代节假日的原始形态。

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国廿四节气之中,最主要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季节的开始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季节的中分,逢此时节,天子一定要祭祀。

如古代有祠(春祭之名)、禴(读音“越”,周代夏祭之名,因禴与礿同义,又称礿)、尝(秋祭之名)、烝(冬祭之名)、腊祭(腊日之祭)、傩祭(腊月迎神之祭)等祭祀礼仪。

《诗-小雅-天保》就有“祠禴尝烝”之说,毛传作了解释,即:“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夏祭在夏、商两代,又称褅(或“时褅”)。

祠的含义是“食也,继嗣也”,此因春天万物生长,孝子思亲,继嗣而食之,故曰祠;

禴之含义为“薄”,“禴,祭之薄者”,因此时百谷未登,可供祭祀之祭品很少,故曰禴;

尝之含义为食,秋天新谷成熟,可尝之,故曰尝;

烝之含义为盛,因冬天万物成熟,供祭祀用的祭品众多,故曰烝。

“祠禴尝烝”,在康熙字典又记为“礿褅尝烝”,“周官”记为“禴祠尝烝”,虽稍有出入,但意思是祭祀春夏秋冬四季之神。

现在,浙江一带还流行“四时八节”之说,是上古祭祀礼仪的遗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由于礼仪、祭祀、农耕制度、节令、宗教和民俗等的影响,我国又形成了众多的传统节假日。还由于我国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不同民风和民俗,中国的传统节假日也有不同的内涵。此外,在数千年来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外族民族习惯进入中原地区,也形成了不少传统节假日。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西方思想和影响的逐步扩大,到了今天,我国的一些传统节假日保留下来了,一些传统节假日逐渐式微了,又有一些新的节假日产生了,更有一些节假日从国外传播进来,逐步形成当今中华民族乃至海外侨胞一致认可的一些节假日。了解中国古代一些重要节假日和民俗习惯等有关方面的知识,懂得一些中国节假日的来源、形成和节假日期间的民俗活动,对保护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凝聚民族向心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意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