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活动影片”是皮影戏,始于汉武帝时期

该系列: 陕西皮影戏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皮影和木版年画、剪纸一样均属民间美术范畴。皮影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而皮影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条鲜明的脉络时专门表现戏曲题材,这似乎成了皮影艺术的天职。皮影因为专门表现戏曲,所以称为“皮影戏”。

皮影的起源,据《搜神记》和《汉书》记载,始于汉武帝时期。皮影里以牛皮(亦用鲨鱼皮、羊皮等皮革)采用压膜成型,然后进行钻孔、镂刻、上漆、编扎、彩绘等工艺。一般是在皮革上以黑漆作底,红、黄色描绘各种纹样。从色彩学的角度看,黑、红、黄三种色的搭配,最能起到既能和谐相配,又能互为鲜明烘托得艺术效果。所以说民间皮影艺人如此运用色彩进行创作,是很聪明的。

战国时期,我国的皮革工艺发展已是相当成熟。近年在湖南长沙五里牌06号墓出土的战国用皮革制成绘有龙凤纹的漆盾,其制作工艺,与后来见到皮影作品已十分相似。

皮影又称“影灯”。在唐代敦煌遗书S1316卷已有关于“影灯”、“影灯像”的记载。另在韦庄《又逢李氏弟兄诗》中有两句:“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异先生。”想来唐代已有皮影戏表演了。

到宋代,皮影戏的演出已是渐渐多起来。南宋诗人范大成在诗中就说到“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在时令节日,城里各处专门设有皮影戏棚,日夜演出,唱腔与音乐不绝于耳,观众如潮,还涌现了许多皮影戏迷。张来在《明道杂志》中,讲述了宋代一位痴迷关公皮影戏的富家少年的故事。这名少年每当在皮影戏中看到关公被害时就会落下伤心的眼泪。有一次,他的同伴商量好乘机对他捉弄一下。他们与表演皮影的艺人约好,就说关公是蜀国的大将,把它斩了,关老爷的鬼魂会出来作祟的,你要花钱好好地祭奠他才能躲过此难。这位少年果然花了一大笔钱,买了丰富的食物做祭品,他的同伴早就等不及了,刚摆上祭品,没有多少工夫祭品就被同伴们全部吃进肚子里。

皮影戏的人物造型可谓与戏曲一脉相承。以陕西的皮影戏人物造型为例,自元代以后就参照元杂剧的分类方法,大类别中有末、旦、净、外、杂当、驾、孤、细酸、邦老、孛老、卜儿、徕、曳刺、伴哥、拔禾、伴儿姑、禾旦、行首、乐、人、乐探、魂子、魂旦等,就末(相当于“生”)而言,又可细分为正末、副末、冲末、大末、二末、三末、小末、外末等行当;旦角(女角色)亦有正旦、副旦、贴旦、外旦、老旦、大旦、小旦、花旦、捺旦等行当;净角有净(大花脸)、外净(二花脸)、毛净、副净(三花脸、丑)等的区别。

皮影的人物造型在艺术处理上主要以侧面的曲线来表现,有的地方忠良者以五分脸显影,奸者以七分脸显影,少量专用脸以正面显影,要求雕刻者抓住人物最重要的脸部特征进行适当地夸张处理,既要表现出人物的年龄,又要表现出人物的特定身份,性格特点,寓褒贬于其中。正如宋人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所说:“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为了使皮影戏不同角色达到强烈区别的艺术效果,雕刻者充分利用阴阳雕刻的手法,用阳刻表现正面人物清秀纯真的脸部表情,用阴刻表现花脸、丑脸角色的狰狞。有时亦可采用实与空相结合的互补衬托法,使面部表情在影窗上显出更大的色彩反差而强化演出效果。在表现老年妇女形象时,采用阴刻实脸,亦可用阳刻空脸型,在空脸上增加几条极富表现力的面纹来加强人物特征。同样,人物服饰上亦有程式化的符号,例如在道家服饰上出现的八卦图,贫困人家的服饰颜色单调,贵夫人的服饰花纹色彩鲜艳灿烂。

皮影戏的演出形式,自宋代起渐渐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皮影戏的舞台就是搭建一个影窗(类似于现代放映电影的银幕),在影窗里面点燃多盏光灯笼(近代则用煤气灯,现代用强光电灯),由皮影的操作者(即演员),按剧情发展需要,操纵皮影人物角色在影窗上出现而展开剧情活动。正因为皮影戏借助灯光在影窗上显现形象,所以皮影又称“影灯”。由于皮影戏的剧情多变,至少有两人(即两名以上演员)来操纵皮影戏的不同角色展开演出。皮影戏角色的操纵者(演员)同时要兼带说唱,另外配有锣、鼓、笙、箫、笛、胡琴、月琴、唢呐等乐器演奏的乐队,这样就可以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富有艺术魅力地进行皮影戏的演出。

皮影戏的流传分布很广,在我国的汉民族地区,无论南方北方的乡间几乎都有。笔者童年时生活于上海北部大场乡间,每每夏季,村里总是邀请皮影戏班子来演出,总是兴奋不已地观赏皮影戏。如今,上海西部七宝镇恢复老街,还常演出皮影戏。在上海东北郊的崇明县,亦恢复了一个皮影戏世家的演出活动。

作者:黄可

同系列其他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