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被译成中文并流传下来的佛经是《四十二章经》

该系列: 汉四十二章经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佛教虽诞生于印度,但能够使佛教发扬光大广泛传播却在中国神州大地。自佛教从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至1998年已有整整2000年的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风情、民间艺术、道德修养、哲学思想、科技发明以及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影响了中国文化两千年的发展和变化,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佛教初传的记实确定为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将“伊存授经”之说确认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但有确切的历史文字记载实为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其依据是西域沙门迦叶摩腾所翻译的《四十二章经》。这是佛教界一致所公认的,但近代一些史学家考证认为《四十二章经》并非佛教初传的经典。

关于《四十二章经》的真伪有很多种说法,这里总结为以下四种主要代表说法:
一是佛教传统的说法认为《四十二章经》是佛教传入中国翻译最早的一部佛经;
二是史学家考证认为《四十二章经》是晋代以后中国人所伪造;
三是佛学理论家研究认为《四十二章经》有两种译本,汉译本早己失传,今所流通者为吴支谦所译;
四是近代一些佛教史学家有新的说法,认为今所流通的《四十二章经》是后人在汉泽本的基础上润色而成。

其次还有很多说法,这里就再不一一举说。从以上四种主要的代表说法来看,都各有其道理,但却都不能使人完全心服口服。相比较之下,前三种说法各有偏见,第四种说法较为有可能。

自佛教东传以来,有历史记载可考者,为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人西域求法,抄写《四十二章经》并迎请摩腾、竺法兰等外国僧人到洛阳,将《四十二章经》敬献于汉明帝以佑皇恩浩荡、国泰民安。因此,这《四十二章经》也就成为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在后来的历史记载中也就把这一传说载入史册。这就为传统的佛教说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传说成为历史事实。(所以为传说者,是因为当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关于《四十二章经》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后汉《牟子理惑论》。今人认为此书是伪造,因此《四十二章经》的翻译也就成了传说。)

相信有汉译本子,又承认现存本子确实有些与汉代文体不相合。认为汉译的本子逐渐被后人加以润色和完善,才形成今天所流通的《四十二章经》的译本。持这种说法的人主要有当代高僧印顺法师和其学生郭朋先生,以及近代学者陈垣先生。印顺法师著有《汉明帝与四十二章经》一文专门陈述关于《四十二章经》真伪的问题。印顺法师认为:

一般流通的《四十二章经》是宋守遂所传的,经过禅宗大德糅合了禅家的辞句,所以曾引起近代学者的误会,认为充满禅宗色彩的《四十二章经》是晚出的伪经。其实别有《四十二章经》古本,编在《宋藏》与《丽藏》。

这说明今天所流通的《四十二章经》是经过禅宗大德润色了的本子,而不是原本《四十二章经》。也说明了《四十二章经》的本子不止一个。虽然现存本不能说是原本,但却也不能说是后人伪造。关于支谦重译之说,印顺法师认为:

支谦是一位汉化的月氏人,他对于汉支谶译的《首椤严经》、《道行般若》,吴维祗难译的《法句经》等都曾加以文辞的修润。《四十二章经》的支谦再译,也许就是文义上的修润。

这说明支谦重译只是在原本上的文字、辞句、内容上加以修饰而已,并没有离开原本去再重译一本。这种说法也许让人更容易接受,不至于说脱离事实,矛盾重重。

郭朋先生早年师从印顺法师学习佛学,也是现代著名佛学家,对于关系着佛教初传的《四十二章经》真伪问题当然也有他自己的观点:

《四十二章经》中有儒、道两家的内容,表明儒、道两家的思想,已渗进到这部早期佛经里,而又有不少大乘甚至禅宗的货色,则又表明了这部基本上属于小乘的佛经,确实已叠经后人窜改过!……当然,尽管《四十二章经》叠经窜改,但归根结柢,它仍不失为汉代的一部早期佛经,这当是勿庸置疑的。

这是郭先生的见解,他引用了汤用彤先生的《四十二章经考证》一文中的“……可知《四十二章经》之修加,必是唐以后宗门、教下之妄人,依据当日流行之旨趣,以彰大其服膺之宗义。而此经亦不只增改过一次,不必即出于一派一人手也。”这说明《四十二章经》已经不止一次或一人修改,而是多次修改。但原文仍不失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汉译经典,这一点是不必怀疑的。

另外还有一位近代学者陈垣先生,他也认为《四十二章经》现存本是经过后人修改的。在《关于四十二章经》一文中说:

根据史料遂得以下之标准:(一)后汉至魏中叶,尚纯用浮屠。(二)三国末至晋初,浮屠与佛参用。(三)东晋至宋,则纯用佛。依此标准遂有以下之断定:(一)后汉有译经可信,后汉有《四十二章经》译本亦或可信。现存之《四十二章经》为汉译,则绝对不可信。(二)襄楷所引为汉译佚经可信,襄楷所引为汉译之《四十二章经》亦或可信。襄楷所引为即现存之《四十二章经》,则绝对不可信。

陈先生所言则说明《四十二章经》确实有汉译本,否定了认为后人伪造的说法。但如果说现存本就是汉译本,这种说法也一样是不符合事实,是绝对不可信的。这也就是说《四十二章经》只有一个汉译本,但后人根据当时的情况做了不同时代的修改。如此看来,这种说法是比较合理,也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赞同“汉译本经后人润色”的说法。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者、持传统说法认为现存本就是汉译本的说法,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无论从文体、辞句、内容等多方面看都参进了很多后代人的思想和文章体裁,与汉代文体有明显的不同,这不能不让人怀疑。

二者、主张根本没有汉译本,纯属后人自己伪造成的说法,当然是无话可说的否定。如果说此经纯属后人所撰,那佛教初传的时间也被否定了。如果确定佛教初传的确切时间是汉哀帝元寿年间,那么到汉明帝派人求法从西域抄出这样一部比较简单,而又有概括性的佛教经典带回中原是理所当然的,从理论上讲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这部《四十二章经》也就是表示佛教初传的象征。

三者、主张有两个译本的说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合理。可是,如果详细推断、探讨还是不合情理。因为如果说只从文体和内容上推断有两个译本者,《四十二章经》的内容与汉代道家的方术非常相合,文体更加与汉代所译其它经典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说支谦有重译本而认定有两个译本者,假如汉译本已失,支谦依何而重译(《四十二章经》只是一种经抄,非单行本),所以《四十二章经》有两个译本也是不合理的;

四者、《四十二章经》是一种外国经抄,文体生涩、难读不宜流传,后人(吴支谦)加以修饰、补充也是有可能的。

由此可说,我们从各方面加以探讨和推断《四十二章经》只有一个汉译本,但今天现存的本子很可能经后人润色修改而成。这种说法可能会比较符合逻辑推理和思维辩证。

作者:理净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同系列其他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