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铜人实物铸造于明代

中国现存最久的针灸穴位铜人实物铸造于明代,他们并不是中国最早的针灸铜人。

早在北宋时代,宋仁宗为了统一全国的针灸穴位,便在1027年亲自下令太医官王惟一铸了两具和真人一般大小的铜人,作为教学和考试用。但年代一久,这两座铜人早已不知去向。

而能保留下来的针灸铜人实物是明代高武所铸造的。

明初,由于修复后的北宋天圣针灸铜人又已昏暗难辨,于是,明英宗诏命仿照北宋铜人重新铸造,于正统八年(1443)制成,而北宋铜人原件遂被遗弃,下落不明。

此外,明嘉靖年间(1522—1566),针灸学家高武也曾铸造男、女、儿童形状的针灸铜人各一具。现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具明代铜人,高89厘米,男童形状。

在明朝嘉靖年间,边塞的演武场里,只见刀光剑影中露出一个身材矫健的青年军官,一会儿只见嗖嗖的几声,众人齐喝起采来,一看箭靶中心插着三支箭,青年军官笑着从马上一跃而下。

此军官即是中武举后上任武职的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高武。他自幼好读书,凡天文、律吕、兵法、骑射无不娴习。为人耿直,洁身自好,取“梅孤”为号。

在担任武职期间,高武注意调查研究,根据边塞情况,提出自己主见,由于当局不纳,愤然弃官归里。

回到家乡鄞县,他即潜心研究医学,特别对针灸情有独钟,门徒众多。有一天,众门徒到高武家中学医,忽然看见屋中放着三个大铜人,一个男,一个女,一个较小的为儿童。

铸个铜人尚无大奇,奇的是铜人身上布满了穴位,而且铜人中可灌入水银或清水,穴位用腊封住。令徒弟在铜人上扎针,如针刺准确,水银或清水便可从针孔中流出,这种装置没有高超的铸造和医学技术是不可能的。

高武于1546年所铸的三个铜人(男妇童子各一),第一次明确区别了性别与未成年人在穴位位置上的差异,从而使临床取穴更为准确,这在祖国医学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高武因有一定的军事素养,所以在治病中也渗含了许多军事思想。他说:“因悟治病犹对垒,攻守奇正,量敌之应者,将之良也;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

他的一生著作甚多,好学且不迷信古人,《针灸聚英发挥》一书虽然以继承为主,但有很多独创的见解,并对渗入针灸学中的一些封建迷信观点作了批判。高武指出医学要发挥,要有变法,而不必一味循古。为了推广针灸学,他还编了穴位和功能的歌诀,广为流传,至今仍很实用。高武对针灸药物综合运用的大力提倡和实践,为当时和后世各科的各种疗法取长补短,协同运用,增强治疗手段起到了楷模作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