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获发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是美国老太寒春

2004年8月15日,中国外交部、公安部颁布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规定外籍人士申请合格者将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持证者在中国的居留地、住房和就业皆不受限制,出入中国国境无须再签证。《办法》一出,人们仿照国际惯用说法,称中国开始实施“绿卡”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新兴国家,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获得一张中国“绿卡”正成为越来越多在华外国人的心愿。

第一个获发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是美国老太寒春,她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工作,当时她83岁,已在中国生活了56年。

2010年,寒春已经逝世。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寒春和她的丈夫阳早的名字并不陌生。他们与中国的缘分充满着传奇色彩,他们的命运也与中国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1953年7月,美国的《真相》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一个逃掉的核间谍”,文章说曾参与“曼哈顿工程”的女物理学家琼-辛顿失踪。文章怀疑琼-辛顿和丈夫欧文-恩格斯特到了中国,向中国透露了核秘密,并且有可能正在协助共产党政府发展原子弹计划。文中提到的琼-辛顿和欧文-恩格斯特正是寒春和阳早。

事实上,寒春夫妇来到中国后,却从事了一个与核完全不沾边的工作——养牛。寒春曾说:“中国不缺原子弹,缺牛奶”,“我们在中国呆了一辈子,不是为养牛而来中国的,是为信仰而来。”在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之后,寒春就反对核武器研究。

寒春的丈夫阳早出生在美国纽约州一个农民家庭,全家靠养牛为生,他后来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农牧专业。1946年8月,27的欧文受《西行漫记》影响,辗转半年到延安。1949年,他们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结婚。后来,养牛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多年来,他们都在北京郊区的农机院农机试验站从事牛群饲养和改良。2003年,当阳早不幸去世时,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不同形式对他表示了沉痛哀悼。在阳早的讣告上,寒春执意加上了这样一句话:“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就是第一张中国绿卡背后的故事。

“对!我有绿卡!我儿子都没有!”寒春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她说的是她的长子阳和平。寒春的两儿一女都出生在中国,1976年前后,三个孩子相继赴美。长子阳和平后来又回到中国工作。他被寒春戏称为“鸡蛋”,就是长着白皮肤却有中国心的人。“我想要绿卡,但拿中国绿卡的人要对中国有很大贡献,或者是投资了很多钱才行。我这样的没钱,只是工作,即使生在中国也不行!”阳和平对记者说。

中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局长崔芝崑表示,关于“永久居留外国人”的条件“确实相对比较高一点,但这是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中国不是移民国家,中国出台外国人永久居留审批办法主要是为吸收高层次人才、资金、先进的技术所制定,所以批准的人不可能太多”。

截至2007年底,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达700多人,与居住在中国的几十万外国人相比,可以说都是百里挑一的人。实际上,在2004年“绿卡”制度诞生之前,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间,中国政府已批准了3000多名外国人在中国定居。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制度是以法规方式保护外国人长期在华居住权,这方面的改革不仅是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过程,也是中国人国际观的一种变革。中国的开放让中国“绿卡”愈加充满魅力,得到绿卡的外国人显然会越来越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