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首个腊八豆文化博物馆兴建于湖南长沙县

在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被称为腊八节。腊八节是旧时祭祀的日子,同时也是佛教的佛祖悟道成佛的日期。

腊八节是来源于我国古代的庆祝丰收、拜祭祖先、祭祀鬼神、驱赶瘟疫、祈求平安的仪式。因为是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举行,所以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古代把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称为“清祀”,周代称“大蜡”;先秦时候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并一直使用至今。

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伽牟尼是在十二月初八这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把之与腊八节相结合。现在民间佛教过腊八节的习俗里,有用腊八粥祭佛的习俗,是佛教寺庙非常隆重的节日。

“腊八节”的到来,标志着中国传统春节序幕的正式拉开。

煮腊八粥、喝腊八粥是这一节日里最主要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也叫“福寿粥”,是以很多种瓜果、豆、米等五谷杂粮煮成。各地区所用材料不一。根据口味,还有甜、咸之分。部分地区还有用腊八粥祭祀的习俗;佛教用腊八粥供佛;部分寺庙还会煮腊八粥分给信徒吃。

湖南人还要吃腊八豆。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的安沙镇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新景原腊八豆食品厂,该厂在2014年建成一个以腊八豆为主,涵盖坛子菜、腐乳等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传习馆,将腊八豆等传统发酵食品发扬光大。

腊八豆的制作技艺据悉多传于湖南乡村和寺庙,特别在长沙地区的农村盛行。目前农村老人还有制作腊八豆的习惯,但年轻人多不愿意学习其制作工艺,传统腊八豆制作技艺濒临消亡。

“我是吃着妈妈做的腊八豆长大的,腊八豆煎鸡蛋、腊八豆蒸腊肉…..忆起妈妈做的这些以腊八豆为原料的家常菜,就让人流口水。”新景原食品厂厂长陈江柱2014年1月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从小就有一份腊八豆情节。”食品发酵专业毕业后的他把所学与儿时母亲制作腊八豆的传统工艺相结合,研制成安沙腊八豆制作工艺,即通过采用现代化工艺,打破腊八豆制作的季节约束,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鲜美的腊八豆。

“现在日本纳豆风靡世界,我国的腊八豆历史文化比纳豆早,营养价值也可与之媲美,但境遇却没纳豆这么好。因此想在安沙镇建立一个腊八豆文化博物馆,让腊八豆也成为风靡世界的食品。”

陈江柱说全国首个腊八豆博物馆位于该厂新建的厂区内,届时青少年可在馆内了解腊八豆及坛子菜、腐乳等食品的历史,也可现场观摩腊八豆制作工艺,希望让腊八豆成为青少年及更多人喜爱的食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