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记载的关于扇面作画最早的故事是三国杨修为曹操画扇

如果中国古代的竹扇和羽扇本身是一种美的艺术品,那么后来出现的团扇和折扇则更是艺术的载体了。

团扇大约出现在汉代,虽然团扇的扇面面积有限,但是却给书画家们开辟了一片题诗作画的小天地。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录三国时期杨修为曹操“画扇误点苍蝇”的故事,是关于在扇面上作画最早的记载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三国时, 汉恒帝曾赐曹操一柄“九华扇”,十分名贵,曹子建为此写了一篇《九华扇赋》,曹操请主簿杨修为他画扇。

当时的杨修年轻气盛,作画时,一不小心掉下了一滴墨点,无奈之下便顺将墨点画成了一只苍蝇,完毕之后与丞相。曹操见了信画为真,急忙用手去拍赶这只“苍蝇”,可一连几次拍赶,那只苍蝇却纹丝不动。曹操见后十分疑惑,俯身一看原来是一个墨点。顿时,惹的众人私私窃笑。从此,“误点成蝇”的故事便在书画界传为佳话。

《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已是家喻户晓,今天在浙江省绍兴市的蕺(读音“急”)山南边还有“题扇桥”、“躲婆弄”等地名。

除了王羲之外,当时还有范晔、顾宝之等文人都曾在扇面上题诗作画,这就大大提高了扇子的文化品位。

最迟到唐代,绘画题字的团扇就已经相当流行,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团扇——一柄木柄绢质团扇上就绘有花鸟。

唐代画家周昉的名画《簪花仕女图》中也画有一位手执绘有牡丹花的团扇的仕女。

为了保护这些美丽娇嫩的扇子,平时还在扇子上加上扇套。

在团扇上绘画作书到宋代达到顶峰,宋代的团扇实物今天尚能见到,尤其是宋代的绘画作品,保存至今有相当一部分是画在团扇上的,且不乏出自名家之手。

由于年代久远,这种团扇画多为绢本扇页的形式出现。

元代以后,团扇书画逐渐衰退,让位给了折扇书画。

直至明代以后,男人所用的扇子渐渐地被折扇取代,而团扇才在更大程度上为女性专用。

以团扇为载体的绘画法书,自明代中叶开始转向折扇,尤其是苏扇工艺形成规模之后,吴门画派、画中九友直至四王吴恽等一系列画家无不将折扇作为创作的园地。

除了职业画家之外,文人士大夫也将题写、书画扇面作为一种以文会友、交际应酬的风尚,甚至广及僧道闺阁、商贾市井。

纵观明清绘画史,扇面的比重不可忽视,虽然其创作空间受到一定的局限,但凡工笔写意,皴擦点染无不展现其间,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无不传神其上,由此成为中国画的一种特殊形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