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句句用韵的七言诗是西汉的《柏梁台联句》

柏梁诗是一种句句用韵的特殊的七言诗体,又称为“柏梁体”或“柏梁台体”,是七言诗的先河。

柏梁诗最早出现于汉朝。相传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汉武帝大兴土木筑柏梁台,上面的建筑全以香柏为梁,故以此为台名。

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柏梁台落成,汉武帝在柏梁台上设宴摆酒宴请臣子,但是要求与会臣子必须“能七言始得上坐”。当时连同汉武帝在内,一共二十六人,人各一句,句句押韵,于是凑成一首二十六句的联句,诗歌史上称之为“柏梁台联句”,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

一般诗歌只要求双句押韵,柏梁体每句七言都押平声韵的,全篇不换韵。

从形式上看,柏梁体是联句诗的一种,也可以看作是辘轳体联句的特殊形式。宋代一佚名作者在其《诗谈》中说:“凡联句,两句四句。亦有对一句出一句者,谓之辘轳体焉”,但是柏梁体因为有着自己的具体规定,所受约束较多,与常见的辘轳体联句却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其实鲍照以前的七言诗(如曹丕的《燕歌行》)都是句句用韵的,古代并非另有一种隔句用韵的七言诗。等到南北朝以后,七言诗变为隔句用韵了,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反而变成特殊的诗体。

柏梁体特点

一、最初只有七言,没有五言。
二、最初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三、可以有重韵。
四、逐句入韵。
五、前后句意不相属。(这是柏梁台体的关键,今天大家所写的柏梁台体都缺这一条,因为这样写就不是诗了。)
六、不拘句数。

在诗歌发展史上,柏梁体的内涵发生了三大转变,分别是在:场合、内容、句意承接三个方面的变化。

最初的柏梁体诗是朝廷宴会时皇帝与宗室群臣一起作的七言联句诗,人各一句,且内容多述自己职分,前后句意不相属;而后世出现的柏梁体诗已经成为文人墨客吟诗联句的一种文字游戏,一人一句,内容丰富多样,前后句意多相承相接。

汉武帝时的《柏梁台联句》

日月星辰和四时,(帝)
骖驾驷马从梁来。(梁王)
郡国士马羽林材,(大司马)
总领天下诚难治。(丞相)
和抚四夷不易哉,(大将军)
刀笔之吏臣执之。(御史大夫)
撞钟伐鼓声中诗,(太常)
宗室广大日益滋。(宗正)
周卫交戟禁不时,(卫尉)
总领从官柏梁台。(光禄勋)
平理请谳决嫌疑,(廷尉)
修饰舆马待驾来。(太仆)
郡国吏功差次之,(大鸿胪)
乘舆御物主治之。(少府)
陈粟万石扬以箕,(大司农)
徼道宫下随讨治。(执金吾)
三辅盗贼天下危,(左冯翊)
盗阻南山为民灾。(右扶风)
外家公主不可治,(京兆尹)
椒房率更领其材。(詹事)
蛮夷朝贺常会期,(典属国)
柱欀欂栌相枝持。(大匠)
枇杷橘栗桃李梅,(太官令)
走狗逐兔张罘罳。(上林令)
齿妃女唇甘如饴,(郭舍人)
迫窘诘屈几穷哉。(东方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