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绘画著录是六朝的《梁太清目》

在中国美术史籍中,书画著录占有相当数量。所谓书画著录或称书画录,是历来鉴定收藏书画的笔录,或简或详,起初是书画目,后来才是书画录。在没有照相技术复制图像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宝贵的记载,保存了流传书画的丰富信息,无论对于书画史研究,还是书画鉴藏,都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中国最早的绘画著录是六朝萧梁的《梁太清目》,部分地通过唐代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史》保存下来。

南北朝时的著录,主要是宫廷收藏绘画的简目,是在图书目录学影响下的产物,《梁太清目》即属此类著述。

《梁太清目》是记载梁代太清(547-549)年间宫廷藏画的目录,该书当亦编于此时,虽原书已佚,全书面貌及著录条款不详,但从唐代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所列画目的注释中仍可获知该书的部分内容:记载了晋宋以来27名画家的100余幅作品。

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处于雏形状态的绘画著录,为了解梁代绘画作品的流传以及考察晋梁间的绘画创作保存了部分文献史料。

最早的书法著录,是唐代褚遂良的《右军书目》,收录在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中。不过,二书属于发轫之初,记载都比较简略。

经宋历元进入明清以来,随着鉴藏风气的兴盛,大体形成了多种著录体裁:私家收藏著录,皇家收藏著录,鉴家过眼著录,研究者之集录。从明代朱存理的《珊瑚木难》至清初高士奇的《江村消夏录》,著录每件作品的体例也愈益完备周详。

完备周详的著录,所记项目包括:时代、作者、书画名称、装裱形制、本地、尺寸、画法、书体、书法行数、书法原文、绘画内容、风格特点、本人款识题跋、本人印章、收藏鉴赏者题跋用印,高士奇的《江村消夏录》对印章的著录,甚至一一画成方格,按原位置书写释文。不少著录,还附有书画家小传、作品的考证、鉴别和品评。

古代书画作品,既存在手工摹制以广流传的现象,也不乏伪作和收藏者的误定。经过名家著录的作品,既说明早已发生重要影响,又有史可稽,往往具有较高的价值。系统地比对某一作品历来的著录,则是考察其流传递藏的重要手段。以往的鉴家和学者通过考察著录,常常发现某一真迹的别本、伪作、拆配和误定,重新确定了流传书画的价值,导致了美术史的改写。

为了检索书画书录之便,美国来华的福开森编写了《历代著录画目》(1933年),引用书籍110余种,包括书画题跋;后容庚撰《历代著录画目续编》(1948年),体例沿袭《画目》,计引书六十余种,收历代画家九百余人的画目近六千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近期将两书合编为《历代著录画目正续编》影印出版)。故宫博物院的朱家溍主编了《历代著录法书目》(1997年),引用书籍220余种,所包括诗文。但由于各种书画著录书籍系统刊印较少,研究家和鉴藏者查阅甚为不便。

所幸黄宾虹、邓实几十年前主编的《美术丛书》,上世纪末卢辅圣主编的《中国书画全书》,均收入若干种书画著录。可惜,两书所收有限,且疏于点校。新时期出版的《四库艺术丛书》,虽也收入了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而未能收入编写在“四库”之后的书画著录。此外,有几种著名的书画著录,如吴其贞《书画记》、高士奇《江村消夏录》和安岐《墨缘汇观》等,近年还出版了点校本,可惜为数不多。

大量书画著录出现于明清,清中叶以后尤多,至20世纪仍有编刻。20世纪的书画著录,有的图文并茂,反映了著录的新进展,有的是钢板刻写,印数极少。我常想,随着举国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公私收藏的鼎盛和美术史研究的深入,很需要系统编辑出版一套《历代书画书录汇编》,倘能精选版本影印,甚或附以简化字释文和认真的点校,实在是有益于艺林和学界的举措。

据知,国家图书馆所藏历代书画著录即有近百种之多,在已出版《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和《艺术丛书》等书中,即收入了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元汤允谟《云烟过眼录续集》、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周二学《一角编》、阮元《石渠随笔》、潘世璜《须静斋云烟过眼录》、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已出版的单行本者,亦有明张丑《真迹日录》、《清河书画舫》等。以上均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作者:薛永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