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民办巡警局出现在1900年的广州

1900年“官商合办”成立西关巡警局 开广州创建现代警察制度之先河

警察制度是地道的舶来品,把时间倒推至120年前,维护治安的多是衙役和捕快。学界一般认为,袁世凯于1902年模仿日本巡警制度在天津成立警察局,是中国建立现代警察制度之开端。然而,早在1900年,广州就已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巡警局。西关富商征得官方首肯,出钱出力成立巡警局,招募青壮年,配备最新式的毛瑟枪,日夜巡逻,捕盗缉匪,维护市面治安,保护商家财产。西关富商的“警政实践”比袁世凯还早了两年,其首创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粤海关十九世纪末发布的报告,广州每年约消耗10吨鸦片,300多家烟馆遍布全城,很多人抽得倾家荡产。

1900年7月,西关巡警局在华林寺内挂牌成立。数百巡警身着清一色制服,配备最新式毛瑟枪。

1903年3月,广东巡警总局在小北一带的飞来庙内挂牌成立,警员约有两千人。警员配备5响手枪、木警棍和警笛,十分威风。

总局最初下辖5个分局,分别位于今天的惠福路和文明路等地。后来,分局数量逐步增加至近30个,并专门成立了水上巡警队,警员也增至3000多人。

市道真乱 赌馆遍地劫匪多 衙役兵勇不给力

列位看官要问了,广州第一个巡警局为什么会出现在西关呢?这还得从当时糟糕的治安状况说起。当时的省城繁华之地,有钱是真有钱,乱也是真乱,可以说是遍地烟馆赌馆,由此匪盗滋生,劫案频发。

根据粤海关于187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广州人每年大概要吸掉10来吨鸦片,300多家烟馆遍布全城,处处有人喷云吐雾。很多人抽得倾家荡产,为了筹措烟资,就铤而走险去赌博。再加上广州一直是通商口岸,富甲一方,消费奢靡,豪赌既是身份的象征,又被人看成是“发财捷径”。因此,广州的赌场和赌资规模,在全国数一数二。1895年8月的一份《申报》评论说:“农工商者可以赌者士大夫亦可以赌,男之可以赌者妇人女子亦可以赌……昼夜盈盈,皆以赌为日用行常之一大事。”

赌博易起纷争,赌馆里常有人大打出手,甚至酿成街头械斗,因此当时一些大赌馆不但有枪,还有炮位。赌徒输红了眼,有的强卖妻女,有的拐骗亲友,有的变成混混,有的沦为盗贼,有的入室抢劫,造成了严重的治安问题。

看官您又要问了,市道这么乱,难道政府就不管吗?当时的西关属南海县管辖,按说知县及其手下的衙役对西关的治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奈何清末财政十分困难,衙役收入很是微薄,对本职工作一点都不热情。

另外,驻守广州的绿营官兵也有维护治安的责任,但他们更是惫懒,再说还得靠赌场的孝敬改善生活,自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去操“赌害一日不除,盗风一日不止”的心。

市道乱糟糟,盗匪四处跑,最受煎熬的是开门做生意的商人,一场械斗很可能就让几年的心血化为乌有。既然官府人手不够,西关富商就决定自己想办法,招募人手,配备武器,保一方平安了。

富商自保 西关首设巡警局 配备新式毛瑟枪

1900年7月,西关一些富商给时任两广总督陶模写了封信,提议成立西关巡警局。7月中的一份《博雅报》刊登了他们拟定的《西关筹防巡警局章程》,巡警局的职责被概括为“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保产业”,这与现代警察的职能相差无几了。

陶模算是个热心警政的新派人物,很快就同意了商人的提议。西关巡警局的办公地点就定在了华林寺内,巡警也由商人自行招募。按《西关筹防巡警局章程》的规定,巡警局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街道两旁铺户的“房捐”,每家商铺都必须交出两个月的租金,房东租客各交一半,谁敢隐匿不交,罚款五倍,有胆违抗的,交由官府处理。因为西关巡警局虽是由士绅操办,但幕后有两广总督的支持,所以各项措施推行起来,都很顺利。

西关巡警局的硬件还是很拿得出手的,数百巡警穿着清一色的制服,巡逻的灯笼也是统一购买。为加强防卫起见,他们还配备了最新式的毛瑟枪。不过,由于巡警总局的各项费用都是由街道两旁的铺户开支的,因此,一条街道到底能分到几个巡警来值勤放哨,完全由该街铺户所支付的“房捐”数额决定,而且值勤放哨的门岗也得由街道铺户自行找地安排。西关巡警局虽说是“官商合办”,但官方主要是帮着吆喝吆喝,经费全由商人自己掏,这样的安排也在情理之中。

按《西关筹防巡警局章程》的规定,西关城区的每条街道还都选出了一个“值班经理”,“经理”将“房捐”收齐后,交予爱育、广仁两善堂,善堂开出收据,并把收到的各街“房捐”以及巡警局的开支一一列明,贴在善堂门口,供众铺户随时查阅。

巡警局定期晒开支,铺户知道“房捐”花对了地方,就能一直交下去。商人不像官府,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西关巡警局的行为若不能服众,压根就别想顺利运行下去。

官方行动 筹措经费办警政 三千巡警遍全城

西关巡警局运作两年多,降服了很多街头混混和劫匪盗贼,对维护市面安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广州的治安实在太复杂了,单靠这一个巡警局,改善程度还是有限。1902年,袁世凯从北洋军中抽调三千即将退役的老兵,模仿日本的巡警模式,在天津成立警察局。随后,清廷下令各地照办。

巡警总局挂牌成立 两千警员巡查街头

1903年3月,广东巡警总局在小北一带的飞来庙内挂牌成立,警员约有两千人。与“官府点头,商人掏钱”的西关巡警局不同,广东巡警总局是彻头彻尾的官方机构。经费几乎全由“财政支出”。

1903年3月29日,广东巡警总局的警员第一次上街巡逻。只见他们的辫子盘于头顶,扣上一顶草帽,身穿布衣布裤,腰里别着一把五响手枪,手里拿着木警棍和警笛,在街头轮班巡逻守望,威风凛凛。

到了夜间,他们腰里还会多出一盏燃油的射灯,这盏灯能照出二三十米远,实是深夜巡逻之利器。不过,他们腰里别一盏油灯还能照常走路,这平衡能力也不是盖的。

警官上街佩带长剑 配备步枪加强防卫

1906年,朝廷出台新规定,警官上街,必须穿着制服,并佩带长剑,以彰显警局威严,一般的巡警也脱下草帽,戴上硬边军帽,还配备了广东兵工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六八口径步枪和子弹,武装防卫能力大大升级。当时的巡警总数也增加至三千多人。这些警员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呢?1910年的《广东警务公报》显示,最底层巡警的月薪为8个银元,远超过一般劳动者的收入。当官者的月薪逐级上升,一个分局局长的月薪高达50银元,毫无疑问属于富豪阶层。

总局最初下辖5个分局,分别位于今天的惠福路、德宣西路和文明路等地。后来,分局数量逐步增加至近30个,还专门成立了水上巡警队。

巡警总局的警员最初是从朝廷驻扎地方的绿营兵中选调,管事的也多是旧官僚。但随着巡警制度的正规化,警察学校的毕业生渐渐取代了旧兵勇、旧官僚的位置,广州现代警察的建设徐徐拉开大幕。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