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早形成制度化的民间社会保障实践是北宋的“范氏义庄”

社会保障一般认为是现代社会的做法,其实,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早已有之,并长期行之有效。我认为,现代社会的社会保障也可以从中国古代的长期实践中获得借鉴。我在以前的文章曾经提到,中国人注重亲情、注重家族、注重孝道,不光是感情上的依托,同样也是社会保障的方式之一。但是,这些方式的文化色彩更重一些,中国历史上另有一些鲜明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被现代很多人忽视的。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在后世的评价中,经常会出现互相矛盾和对立的现象,连孔子这样的人物都不例外。但是,范仲淹似乎是个特例。除了在他去世后不久,王安石曾经批评过范仲淹外,此后历朝历代,直到今天,人们对范仲淹的评价几乎都是正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范仲淹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念,并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这个原则。而且,范仲淹还是大力推行教育的重要人物。至今,在范仲淹的故乡,还有一所中学名叫“景范”中学。范仲淹可以说是全世界第一个建立和推广普及教育制度的人。范仲淹还有一项不太为人所知的伟大贡献,就是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延续了900年。

西元1049年,范仲淹用自己的俸银在苏州买了1200亩地,建立了“范氏义庄”。他亲自订立章程,规定义庄的收入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范氏子孙。此后,经过历代范氏子孙的屡次捐献,到清朝宣统年间,范氏义庄公有“义田”5300多亩,并且运作良好。在范仲淹制定义庄规则的时候,苏州范氏子孙数量还不多,仅90多人,因此,范氏义庄的资助是人人有份,公平对待,属于小范围的普遍福利。到清朝,由于范氏后代数量增多,义庄的资助主要针对特殊对象,例如家庭贫困者、寡妇、上学、结婚、丧葬等。因此,人们也把范仲淹称为中国最早的慈善家,或者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国政治家。

类似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出现,大约是在范仲淹去世后800年的德国首相俾斯麦执政时期。当然,俾斯麦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行为,范仲淹建立制度的是民间行为。然而,西方国家一般面积较小,人口数量不大,在工业化的经济状态下,比较容易实现政府主导的全民社会保障制度。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像范仲淹时代由政府、民间共同组成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更可取的办法。以宋朝来说,政府的社会保障有常平仓等制度,这些制度的救济行为主要针对灾荒年景,即所谓“救急”。而范仲淹制定的义庄制度,则是常年如此。虽然范氏义庄只针对范氏子孙,似乎没有涉及全社会,但是,自从范氏义庄建立后,范仲淹的“义庄”便成为各地仿效的对象。据目前能够收集到的资料,宋元之间记载的义庄约70多个,明代约200个,清代有“义庄遍天下”之说,例如清朝末年,仅苏州地区就有义庄200多个。这些沿袭自范氏义庄的各地众多的义庄,成为中国民间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固基础。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有三个来源,一是政府,现代西方社会多采用这种方式。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如前文提到的“常平仓”,也就是灾荒年间的“开仓放粮”。只不过,中国古代政府没有像现代政府一样大包大揽,而是针对最困难的状况提供救济。南宋时期的“社仓”制度,是介于政府保障和民间保障之间的社会保障方式,此处不多做介绍。

二是宗教机构的慈善。但是,宗教机构的慈善实质上并不属于真正的慈善,也不能算社会保障制度。因为,宗教机构从根本上说,它自己不创造任何实际财富,它自己的生存靠的也是全社会的救济。所谓宗教的慈善,本质上只是借花献佛,将原先属于社会的财富,临时性地转了一道手而已。

社会保障的第三个来源,就是民间。

很多社会都有民间临时性的救济方式,全世界唯独中国在900多年前就将民间的社会保障严格地制度化,这种民间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它很好了弥补了政府社会保障的不足,同时也避免了政府全面提供保障,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难以公平、全面、足够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自从范氏义庄出现后,中国古代政府对于义庄这种民间社会保障方式,都采取了免除赋税的政策。也就是说,民间不用把义庄的赋税交给政府,再由政府统一派发社会保障。而是政府就专门的项目减免赋税,让利于民,并监督这些让利专门用于社会保障和慈善事业。现代西方理论经常提出“小政府大社会”概念,其实,减免赋税的义庄制度,就是“小政府大社会”的一个具体例证。

范氏义庄除了为特定对象提供社会保障外,在很多方面也是非常先进的。例如,到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时,他将义庄的田产交给了义庄。按照现代公司法的概念,义庄就是独立法人,范氏后代捐献的田产,不再属于任何个人,也不属于政府,而是集体所有制。再如,范氏义庄很早就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制度,义庄的经营管理由专门人员独立运作,范氏宗族内部的人,如要插手义庄管理,可以告官,由政府处理。同时,对于义庄独立经理人的行为,由全体族人共同评议,或者肯定其业绩,或者解除聘任,甚至连独立管理人的薪酬收入,都在全体族人的监督之下。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的民主,这也是我多次强调中国古代从来不缺乏民主的一个例子,只不过,中国的民主与西方的现代民主形式不同而已。当900年前的中国百姓,就可以在义庄这种民间社会保障制度下享受民主的时候,绝大多数欧洲人还不知道民主是何物。

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说,政府和民间的社会保障制度都应该建立。其实,对残疾人企业的减免税政策,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民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延续。但我认为还不够,当今中国还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鼓励民间形成固定的社会保障方式,政府对这些行为应予以鼓励,并将其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在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在政府让利的情况下,形成政府和民间共同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局面。当然,现代社会保障。再靠义庄这类土地资源,明显是不能适应现代的需要,但是,手段可以推陈出新,范氏义庄的理念在今天依然能发挥作用。

作者:刘仰

One Reply to “中国史上最早形成制度化的民间社会保障实践是北宋的“范氏义庄””

  1. 民间社保就是民间的,官家所做的就是官家的,不能拿民间所做的来为官家没做的抹脸称颂。

    正是因为官家没做到,民间才自发的,不能因为民间做了什么,而把官家的责任推光光。还美其名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