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木结构水闸遗址是广州南越国木构水闸

该系列: 广州南越国木构水闸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位于广州市惠福东路光明广场下, 为汉代“水关”(水闸)基础。发现于2000年。经研究认定为西汉南越国时期的城市排汲水利工程遗存。

木构水闸距今地表约4米,其上叠压有东汉、晋、南朝和唐、宋等晚期的建筑遗迹。水闸位于当时的珠江北岸,南北向,闸口宽5米,南北长35米,闸口的南 北均呈八字形敞开。其构造是:底部用方或圆形的枕木横放,形成基座,两侧竖木桩用榫卯嵌入枕木的两端,木桩内横排三块档土木板,残高1.70米,闸口中有 两根木桩凿出凹槽,用来插板闸水,闸板仅留最底的一块。从发掘现场得知,水闸的底部北高南低,水是由北向南排入珠江的。当珠江潮水升高时,放下闸板可防止 倒灌;提起闸板又可汲江水入城内。这是2000多年前城市防洪、排汲水设施的一座重要木构遗存。

南越国水闸是目前我国城市考古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木结构水闸遗址。现已用文物遗址玻璃保护罩原地保护并开放给市民参观。面积约903平方米。

2002年7月广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同系列其他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