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盛大的满族民族传统节日是颁金节

满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满族同其他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的传统民族节日,“颁金节”是满族最重要、最盛大、最值得纪念的节日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因为农历十月十三日这一天是满族的命名日、诞生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今辽宁省丹东市)“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地方的满族同胞于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举行满族“颁金节”庆祝活动,以纪念满族的诞生。

每年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满族同胞都以各种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颁金节”与金银财宝无关,它缘自满语“颁金札兰”。“颁金”,汉译是“生”、“生成”、“生气勃勃”之意;“札兰”,汉译是“节日”、“喜庆之日”之意,因此“颁金节”即满族“诞生日”、“生气勃勃的节日”。

由于诸多原因,满族这一重要节日一直以来未能在满族同胞中形成共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政策得以恢复,全国许多地方的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这一天欢庆自己的节日。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对这个节日的称谓一时不能准确定名,因此有的称为“满族节”,后来有的提出叫“满族命名日”,有的又称农历十月十三日为满族的“诞生日”或“更名日”,虽然能反映出十月十三日这个节日的内涵,但是都缺乏民族特色。

1989年10月初,在辽宁省丹东市民委主办的首届满族文化研讨会上,大连市满族联谊会秘书长西林和璠首先提出将农历十月十三日定名为“颁金节”,得到大会的赞同。

1989年10月下旬,各地满族联谊会代表和满学专家在北京开会,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将十月十三日定名为“颁金节”。

1994年11月27日(农历十月十三日),北京市满族同胞以《北京市满族颁金节联欢会》为会标,召开了联欢大会,共300余人参加,有30多名外地满族代表参加了大会。此后,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四川、福建、甘肃等地都采用了颁金节这个节名,许多书刊对“颁金节”作了介绍和论述。

1995年,在北京饭店举办了有北京和各地满族代表参加的“庆祝满族命名360周年大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民委、北京市的领导和兄弟民族代表到会祝贺。在这次大会上,正式决定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三日为满族的“颁金节”。

16世纪末17世纪初,建州左卫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地方民族政权“金”(史称“后金”)。统一后的女真,需要有个新的族名,于是皇太极于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下诏废止“诸申(女真)”的旧称,定族名为“满洲”(新中国成立后简称满族)。第二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历史上,汉人建立的宋朝和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曾经鏖战不息。对宋朝两个皇帝被掳,向金朝叩称儿臣的历史,汉人作为耻辱铭记于心。作为杰出政治家的皇太极,深知要统治全中国,不能不笼络汉人,因此不再使用“女真”的族称和“金”的国号。事实上,爱新觉罗氏的“金”与完颜氏的“金”,努尔哈赤以建州为首的女真人与完颜氏的女真人,也确实不完全是一回事。

满族先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的肃慎。辽、宋、元、明时称为女真。16世纪末17世纪初,建州左卫首领努尔哈赤掘起,统一了女真各部。统一后的女真,需要有个新的族名,于是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下昭建号满洲。“满洲”在满语中读“曼珠”,原来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从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起,满洲就成了以女真族为主体,加上其他编入的汉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民族,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曼珠艾曼”,汉语为满洲族。

解放后,国务院于1952年正式规定“满洲族”改称满族。更名的日子也成为满族诞生的标志。

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

满族建立过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朝。

满族的统治对中国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文化方面,满族一方面对中华文明作出了丰富和贡献,同时也深受汉文化影响。因此在节日方面,当今的满族与汉族相近,重视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农历二月二,五月端五和八月十五中秋节等。

现代满族使用汉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