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时事画报与最早的漫画杂志有所区别

该系列: 画报和漫画 共 4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美术学界、民俗学界和漫画学界认为1884年创刊的《点石斋画报》是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是时事风俗画报。而清末民初各地方发行的70多种画报,则是时事风俗画和漫画混杂在一起的,即同一本画报上同时存在时事风俗画和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是漫画的图画。

《中国漫画史》则认为中国第一本漫画期刊是1918年的《上海泼克》

时事风俗画多以写实、白描的形式来绘制社会时事、科学发明、人文景观、婚丧嫁娶、各行各业等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物或活动现场。而漫画此处是指讽刺漫画和幽默漫画。只要我们把握住了两种艺术形式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就可以区分。

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使人们读新闻更生动有趣,谈到当年那月的有趣玩意儿,比如唱机时,时事画报就画上一唱机的样子,使人们更直观、易懂。更多的是一种对新闻的白描。但是描述的若是大炮在耳边轰隆隆时,唱机前仍然是群魔艳舞,这就是一种作者对时事的讽刺,带着他/她对新闻、时事的理解与观点。

清末民初期间,全国的画报有70多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84年创刊,1898年停刊的时事风俗画报——《点石斋画报》。该画报曾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漫画刊物”。但现在美术学界、民俗学界和漫画学界认为,该画报应属“中国最早的旬刊类时事风俗画报”。理由是,虽然在及时反映社会时事方面该报与时事漫画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构思方法和表现方法上却各有其不同的路子和特点。

《点石斋画报》早期对时事就是这种缺乏评论、反思的态度,纯粹挖些新奇、趣闻,哪怕是侵略的大炮,也画得津津有味,虽然体现了中国人一种苦中也能作乐的精神,但那种沉湎于国陷民难时仍然悠闲的姿态与后来我们称为漫画的着笔态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随着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1905年,潘达微、何剑士、高剑父、陈垣等人创办《时事画报》于广州,这份刊物,相当于现在12开纸的开本,每期30—40页,大量发表反对帝国主义、抨击清朝腐败政权的漫画(当时叫讽刺、谐画、寓言画或滑稽画),成为国内重要漫画阵地,民主革命的喉舌,屡遭清政府查禁。

1908年《时事画报》因报导黄兴等人发动的钦廉起义和云南河口起义,激怒清政府,被迫迁至香港;接着又因鼓励广州新军起义,清政府曾发出七个照会要求香港港督勒令《时事画报》停刊,港督未予理睬。武昌起义的次年,即1912年,《时事画报》发表的大量漫画,已经完全采取现代漫画的手法,它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漫画刊物之一,而且是我国现代政治漫画刊物的鼻祖

知名报刊研究者蒋建国(《报界旧闻—旧时广州的报纸与新闻》的作者)认为:《时事画报》模仿了《点石斋画报》的办刊形式。我们再看《时事画报》如何描述自身:“约分两部,图画纪事为首,论事次之,论事中先谐后庄,杂文、谈丛、小说、讴歌、剧本、诗界等附之,材料丰富,务使餍阅者之目。”现根据查看画报实物复制版,清末民初时期广州的《时事画报》、《时谐画报》、《平民画报》上面的图画有些是时事风俗画报、有些属于漫画。

考据一本杂志是不是漫画杂志,要以漫画占全书总量的百分比来考证。《时事画报》上的漫画占总页数的多少?不是说上面只发表了几则漫画,这本杂志就叫漫画杂志。所以,从画报的内容构成、图画的艺术形式来分析,并且尚未经学术界达成共识。

因此在学界,《时事画报》未被称作中国第一份漫画杂志,而与《点石斋画报》、《时谐画报》、《平民画报》等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的新闻时事画报。
  

同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