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载最早的养牛专家是百里奚

中国史载最早的养牛专家名叫百里奚。

百里奚,是百里傒简作,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字里,名奚。春秋时虞国(今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北)人,因曾在楚国养牛被人说是楚国人,实为缪也。生卒年不详。春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先驱,也是养牛专家;秦穆公时贤臣。

百里奚早年贫穷困乏,流落不仕,在被晋国俘虏前,曾游历齐、周、虞、虢等国,这使得他对于各国的民俗风情、地理形势、山川险阻知之甚悉,为他后来给秦穆公筹划东进准备了必要条件。百里奚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坎坷的经历,使他尝尽了艰苦生活的滋味,也亲眼目睹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对他后来任秦国大夫时,为官清正,树立以民为贵的思想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史料载百里奚得到《相牛经》,并传承了牛文化。

《世说新语-汰侈篇》注释《相牛经》曰:“牛经出宁戚,传百里奚,汉世河西薛公得其书,以相牛,千百不失。本以负重致远,未服辎軿(注:辎軿是古代有帷幕的车),故文不传。

楚国国君楚成王听说百里奚善于养牛,就让百里奚为自己养马。

刚当上秦国国君的秦穆公,名字叫任好,是一位胸有大志的国君,听说了百里奚是人才,就想重金赎回百里奚。秦穆公的谋臣公子絷(读音“执”)说:“那楚成王一定是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才让百里奚养马。若用重金赎他。那不就等于告诉人家百里奚是千载难遇的人才吗?”

秦穆公问:“那我该怎么样才能得到百里奚?”

公子絷说:“可以贵物贱买,用一个奴隶的市价,也就是五张黑公羊皮来换百里奚。那样楚成王就一定不会怀疑了。”   

当百里奚被押回秦国后,秦穆公亲自接见了百里奚。百里奚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值得国君垂询!”穆公说:“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掳,并不是你的过错。”

秦穆公亲自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并与他商谈,讨教国家大事。两人一谈就是三天,言无不合。穆公十分高兴,要拜其为上大夫(上卿),委以国政,实际上就是把秦国的军政大全都交给了百里奚。

百里奚坚决辞让不受,并推荐自己的好友蹇叔当上卿。最后,秦穆公就让用很重礼,将蹇叔请来秦国,让他和蹇叔一道做秦国的上大夫。因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换回来的奴隶,故世人称百里奚为“五羖(读音“谷”)大夫”。羖,就是黑公羊皮的意思。

“百里奚饲牛拜相——人不可貌相”,这句歇后语后来变成了著名的成语“人不可貌相”。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