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被翻译到西方的典籍是《明心宝鉴》

中国在历史上,传教士对于西学东渐有过重要的贡献,同时,这些传教士也有将中国的论语、四书五经等翻译成外语,介绍给全世界。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中学西传的主要方式是:

直接携带中国文献回欧洲;

选择翻译汉语典籍;
著述评介中国文化学人的思想;
以报告、书信、日记方式记述日常见闻;
编着中英对照字典;
编辑出版西方报刊等。

1682年,柏应理带走中国书籍400余册。

1694年,白晋带走300多卷中国典籍赠送给路易十四。其中有影响的典籍包括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还包括明《永乐大典》和清《古今图书集成》。

汉语典籍最早的西译是《明心宝鉴》,于1590年在菲律宾译成西班牙文,译者是“多明我”会会士高毋羡(Juan Cobo,?–1529)。高毋羡(高姆羡)是Juan Cobo自署的汉文名字,是西文的闽南译音。

他于1590年在菲律宾将此书由中文译成西班牙文。《明心宝鉴》是明洪武26年(1393年)由范立本辑录、整理、编著的道德教育启蒙教材。

《明心宝鉴》是童蒙读物,内容主要是训诲幼童的格言。集纳当时流行的道德教育蒙书中的格言警句而成的。

全书上下两卷,各十篇,共收文字七百余条。

文献不具有经典性,具有随意性,没有目的性,但确是开先河的。

明代初年问世后,曾在民间广泛流传。高毋羡见到的,大约是由飘泊至菲律宾的中国商人或移民带去的。

该书是流传海外最古老的中国劝善书、童蒙书之一,比《菜根谭》更流行,也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部译为西方文字的汉文古籍

不仅在菲律宾,韩国在1974年也曾发现该书1454年的版本。

600多年来这本书盛行于韩国、日本等国家。它也是韩国“大长今”最早的启蒙读本,长今在与各地官衙的医女们一起接受医女训练时,学习的经典课开篇即是这本书。

《明心宝鉴》至今仍是韩国“学习汉文者喜爱的古典良书之一”。

传入日本的《明心宝鉴》,最早为中野道伴1631年的刻本。

据明代学者严从简在《珠域周咨录》(1574)中记载,安南(今越南)当时也有此书在知识分子中传播。西贡市(今胡志明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曾出版过此书的越文汉文对照本。

到了耶稣会士时期,中国汉语文献西译就具有了目的性、选择性。翻译中国学术经典,是耶稣会传教士入华传教“适应性”策略之一。

早在利玛窦之前,罗明坚就进行了西译汉语经典的尝试。 1578年,他辗转来到广东肇庆,用拉丁语试译了《大学》的部分章节和《孟子》。译着虽然影响不大,但有开创之功,成为利氏等人的先行者。

1661— 1662年间,郭纳爵、殷铎泽、柏应理等人,陆续将《大学》、《中庸》、《论语》译成拉丁文,在法国出版。由于传教士们的努力,中国的文化开始被全世界所了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