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购藏甲骨文和发现甲骨文者是王懿荣

该系列: 发现甲骨文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中国最早购藏甲骨文和发现甲骨文者是王懿荣。

王懿荣(1845—1900),山东福山(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字正儒,号廉生,中国清末著名金石学家。

《清史稿-王懿荣传》云“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和、潘祖荫并称其学”。他1899年第一个认识并有意识地购藏殷墟甲骨文。关于甲骨文发现年代和它的第一个发现者,学者间存有有争论。
经王宇信的全面考证,1899年为甲骨文被认识和有意识购藏之年,王懿荣为它的第一个发现者无疑。
见王宇信:《关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殷都学刊》1984年第4期);
崔志远:《关于殷墟甲骨文发现的通信》(《殷都学刊》1985年第2期)
吕伟达:《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山东画报出版社,1995年)。

王懿荣于清光绪六年(1880)考中进士,授翰林。他酷爱金石文物,在《天壤阁杂记》中说,“天下之地,齐青一带,河陕至汉中一路,皆古董坑也。余过辄流连不忍去”。1881、1882年,他在山东、陕西、四川等地大量购求文物。

王懿荣为官清廉,搜购文物,“固未尝一日有巨资。处极困之时,则典衣以求之,或质他种以备新收,至是以居丧奇窘,抵押市肆至百余种。然不愿脱手鬻去也”。王懿荣搜集和研究了很多古代文物,又经常与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陈介琪(簠斋)、潘祖荫、吴大徵、胡石查等一起切磋学术,因而王懿荣对文物鉴定和文字的考释有较高的造诣。其主要著作有《汉石存目》、《六朝石存目》、《王文敏公遗集》(八卷)等。

正因为王懿荣对中国古代文物有着精深的研究,因而当1899年“估人”携甲骨至京师、“公审定为殷商故物,购得数千片,是为吾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开创之始”。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中国这一古代文化艺术珍品被继续当作“药材”而“吃掉”,从而大量遭到“灭汤”之灾的人为的毁灭。王懿荣鉴定和购藏殷墟甲骨文,对保护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和甲骨学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页献。

不仅如此,王朝荣还是一位文物古迹的保护者。他看到不少古墓葬、古遗址或遭破坏,或被盗掘,十分痛心,曾上《请重申旧章封禁天下古墓疏》,建议清廷加强对古墓葬与古代文物的保护。其保护范围,包括历代帝王陵寝及先王、先贤、忠臣、烈士墓葬,以及方志所记著名古墓或无名墓等。而对那些私挖古墓、开棺盗宝者,一经查获,严刑治罪。这也为今天的地方当局保护古代文化遗址树立了典范。

王懿荣作为一位有造诣的学者,以他丰富的收藏和研究,推动了传统金石学研究向“古器物学”阶段的转变,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形成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王懿荣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爱国主义者。1894年甲午海战以后,日本占领朝鲜,出兵中国东北并占领旅顺。1895年1月,日本攻陷山东荣城,以全部海军包围威海卫。当时,51岁的王懿荣任南书房行走、国子监祭酒, “以回籍办理团练人奏”,得到皇帝的批准后,他“当即由京驰驿前往济南,会同山东巡抚商酌防务后,遄赴登州防次”。

但不久《马关条约》签订,清廷丧权辱国,王懿荣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的壮志未能实现。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身为办理京城团练大臣的王懿荣,见“大势已去”,又于7月20日“翌晨传闻銮舆西狩”,慈僖与光绪已仓惶逃向西安方向,遂决定以身殉国。他“吞金二钱不绝。复仰药仍不绝,遂入井”而死,成为一位视死如归的伟大爱国主义者。

为了纪念这位诚挚的学者和伟大的爱国志士,在王懿荣的故乡山东烟台福山区建有“王懿荣纪念馆”。一部以王懿荣一生经历为素材,再现他作为甲骨学者和民族英雄伟大形象的电视剧《甲骨魂》,于1987年拍成,并在当年9月河南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召开的“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首播。

此外,吕伟达就王就荣的生平及学术成就,写有《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已于1995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此外,《王懿荣文集》也在1999年编讫出版。如此等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王懿荣的怀念与尊敬。

同系列其他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