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关于粽子的记载见于汉代的《说文解字》

中国最早的关于粽子的记载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读音“棕”)声。”
《说文-夂》:“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各地还有赛龙舟、挂艾枝、戴荷包、喝雄黄酒等习俗,其中粽子的源远流长,可略见中华民族悠久而高超的饮食技艺。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黄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是用竹筒贮米烧煮得名。

粽子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到了唐代粽子已成为端午节的名食。

到了宋代,粽子开始改换“门庭”,不但将黍米改为糯米,并且加进了多种果仁的粽子馅。到了明清都用芦叶裹起粽子来了,粽馅除了多种果仁外,还有蜜糖、豆沙、猪肉等。清乾隆年间,开始有了“火腿粽子”。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现在,粽子品种更加多样化。江南粽子其馅心多以糯米以豆沙、枣泥、咸肉、火腿、肉脂等。北方以北京江米小枣粽子为佳,馅心常以小枣、果脯等最为常见。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一说是仅用竹筒贮而投水祭之,易为蛟龙所窃,故用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

另一说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