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获得安塞姆-佩恩奖的是张俐娜女院士

中国第一位获得安塞姆-佩恩奖的是张俐娜女院士。

2012年3月27日,美国化学会举行安塞姆-佩恩奖(Anselme Payen Award)颁奖仪式,美国化学会纤维素和可再生资源材料学会主席阿尔弗雷德-弗伦奇将2011年度安塞姆-佩恩奖颁发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

张俐娜因病未能亲往现场,由其女儿杜文征博士代为出席领奖。奖品包括奖章和荣誉性的三千美元奖金。张俐娜在视频中用流利的英语作了答谢。她说:“能获此奖,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武汉大学的光荣,更是对中国化学界的肯定……”

设立于1962年的安塞姆-佩恩奖,是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每年只颁发给一位在纤维素及其产品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化学技术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专业人士,获奖者是由评选委员会基于一套严格的推荐和评审程序评选出来的,都是在该领域被国际上认可的著名科学家。

张俐娜教授一直致力于生物质资源天然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她带领的团队利用农业废弃物如棉短绒、蔗渣、虾壳、蟹壳、豆渣等原料,通过高分子物理方法和“绿色”新技术,将其转变为有实用价值的新材料。她和学生们经过长期辛勤工作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已取得一批原创性优秀成果,成为纤维素材料领域的世界著名科研组。

1940年8月,张俐娜出生于福建光泽(今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张国熊毕业于清华大学。受家庭熏陶,她五六岁时就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并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但是少年时代的她志向是做小学老师,而不是当科学家。初中毕业时,张俐娜打算报考师范学校。这时,她的班主任马叔南提出了一个后来证明改变她人生轨迹的建议:“报考高中、成为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奋斗。”于是,张俐娜改变报考志向,考入高中,之后进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学习。

1963年,张俐娜毕业后在北京铁道科学院工作,10后年,回到母校武汉大学任教。1985年,她获日本政府学术振兴协会奖学金,赴大阪大学做访问学者。回国后,她一直致力于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高分子物化、农业化学、环境材料和生物学交叉学科中开始了生物质研究,并逐步成长为在该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

在日本访学的那段经历使张俐娜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更加明确了科研主攻方向:生物质研究。在该领域,纤维素的溶解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传统方法主要是靠高温加热,成本高、能耗大、污染重。张俐娜带领自己的团队,刻苦钻研、迎难而上,经过12年潜心研究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水体系低温溶解法用尿素、氢氧化钠和水做溶剂,预冷至零下12℃,将极难溶解的纤维素丢进去,一两分钟便化为粘液。用此技术,蔗渣、蟹壳等废弃物很容易变为舒适的面料、日用品和生物医学材料等。

张俐娜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化学界的高度评价,国际著名化学家、英国东北威尔士大学原校长格里恩-菲利普教授赞叹说:“这是一个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到工业化试验的神话般故事。”美国化学会纤维素和可再生资源材料分会的评委会认为,张俐娜为研究这种最顽固的天然高分子开创了一种完全崭新的方法,利用“这种神奇而又简单的水溶剂体系”,蔗渣、虾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可以简单迅速地变废为宝,敲开了纤维素科学基础研究通往纤维素材料工业的大门。

“我从事这项研究,是有强烈的使命感。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所以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尽我们所能建设好这个国家”。张俐娜这句话道出了自己作为科学家夜以继日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正是这种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激励她战胜一个个困难,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