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普氏原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普氏原羚的国家。

1885年,自学成才的前苏联自然博物学家尼古拉-普热瓦斯基在中国内蒙古草原上发现了这一中国特有的动物,但一直误认为是藏原羚,直到13年后方才正式命名为“普氏原羚”。

(图:普氏原羚)普氏原羚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仅雄性有角,双角角尖相向钩曲,角上有棱,且具有可隐约分辨的年轮。这对黑角是区分普氏原羚与其他原羚的最主要特征。

据资料记载,普氏原羚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等省区,目前仅在青海省青海湖部分地区有少量分布。

普氏原羚的家园曾经很大、很美,在中国西北和华北出土的羚羊化石向人类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地球上还没有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之前,西北地区与现在的华北地区一样,气候温暖,森林交替分布,羚羊自由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是盛极一时的优势动物种类,这些羚羊是现代原羚属动物的祖先。

当青藏高原开始隆升,黄土高原逐步形成时,环境变化使羚羊产生了种的分化,形成了今天青藏高原特有的羚羊类群———普氏原羚。

谁也没想到,那漫山遍野、奔腾如飞的普氏原羚会慢慢消失在草原上,以致于登上了世界濒危动物的红色名录。

1996年、2000年普氏原羚先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极危级动物。2000年,国家林业局将普氏原羚列入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急需拯救的15种野生动物之一。

同年,蒋志刚、李迪强、吕植、张恩迪等科学家联合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倡议书:《普氏原羚生存面临危机———对保护这一珍稀动物的紧急建议》,引起关注。

普氏原羚原来如此庞大的种群数量居然发展到现在这种濒危状态。对此,关注普氏原羚多年的科学家蒋志刚也无法清楚说明,他只概括地总结为:“快速变迁的自然环境、栖息地人口数量的激增以及历史上无节制的猎杀。”

蒋志刚曾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到内蒙古、宁夏等普氏原羚原来的栖息地寻找过,但始终没有发现它们存活的足迹。

“这应该是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一个过程,发生在我们未曾经历的时代,重演这个过程很难。我们曾经比较过北京100多年前和现在拥有的鸟类类型,有很大的不同,很多物种在我们还不曾认识的时候就这么消失了。”蒋志刚说。

由于青海湖附近是普氏原羚目前唯一的栖息地,蒋志刚曾多次来这里做观察和调研,对这一带的普氏原羚种群的减少有更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这里的普氏原羚,曾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遭到过大规模的猎杀。“或许是因为那个年代粮食稀少,普氏原羚甚至被称作‘救命羊’。另外,周边的一些人也有农闲打猎的习惯,那时候还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蒋志刚介绍说,这种猎杀直到90年代才被基本上制止。

今年(2012年)48岁的当地牧民南加印证了这种说法。那时候普氏原羚确实经常遭到大量猎杀,但大部分是盗猎者所为。

与此同时,随着环境的变迁,青海湖附近草场沙化现象严重,普氏原羚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在逐渐减少。

不过,蒋志刚认为,青海湖附近人口数量的激增对普氏原羚种群结构的影响比自然环境变迁带来的影响更大。“从解放初期到现在,这里的人口数量增长了30倍,现在这里的固定居住人口已达400多万人。居民点的建设不断扩大,对普氏原羚的基因交流产生了隔离作用。”

为了避免过度放牧,草场开始私有化。草场私有化之后,环湖大批优质草场,同时也是普氏原羚赖以生存的场所,被高高的铁丝网隔离成块状,铁丝网的最上层是一圈尖锐的刺丝。

普氏原羚要想生存下来,必须跳过铁丝网去吃草。很多饥饿的普氏原羚为了填饱肚子,晚上偷偷跑出来吃草,但这也给他们的天敌———狼更多的机会。“一是天黑;二是围栏的阻隔让他们无法发挥奔跑的特性,很多普氏原羚就这样被狼吃掉了。”蒋志刚说。

当然,那些因为无法成功跳跃而被挂在铁丝网上的母羊和幼崽,则被刺丝刺进皮肉里,悲惨地死去。草原上的铁丝网成了威胁普氏原羚安全的最大隐患之一。

这个过去在草原上自由驰骋“奔跑时像离弦的箭,跳跃时更像高原芭蕾舞者”的精灵,如今已面临着种群灭绝的危险,它们比世人热切关注的藏羚羊更稀少,比“东方宝石”朱鹮更濒危,系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之一。

目前只有中国的青海湖附近还有少量存在,数量在700只左右。

当年在可可西里,为了保护藏羚羊不遭盗猎者的灭绝性捕杀,青海人扎西多杰曾跟随索南达杰等西部工委的战友们奋斗在第一线。

青海人扎西多杰,从小生活在草原上,对草原上的野生动物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和认知。他是当年保卫可可西里藏羚羊的西部工委的一员,索南达杰牺牲之后,他独自走上了民间环保之路,成立了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他和协会工作人员在青海湖作调查,更多了解了普氏原羚的物种状态。

当年为了保卫藏羚羊的安全多次面对生命危险的他,现在为了普氏原羚的生存又开始奔走呼救。

扎西多杰说,“很多人来青海湖旅游,就想看看大片的油菜花和蓝蓝的湖水,觉得这样很美。可是,普氏原羚是不吃油菜的。原来,青海湖周围就是草原,是牧民和羊栖息的地方。现在,游牧文化区越来越小,不仅划分出越来越多的旅游区和农场,而且在现有政策下,牧民由原来流动的放牧方式变为静态的,草场被分割,变成以户为单位了。”

扎西多杰认为,草原上的围栏并不是牧民想要的,是政策使然。他认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破坏着原有的生态文化,是导致普氏原羚濒临灭绝的根源所在。“横贯草原的铁路有更高的围栏,阻断了羊群交流的通道;环湖公路,更是让羊与湖被隔离。原有生存环境破碎化了,基因交流困难,遗传多样性减少,抗灾变能力变弱。”

扎西多杰认为,包括普氏原羚在内的青海湖野生动物群是与游牧文化息息相关的。这种文化中有人的存在,即游牧的牧民和羊共享草原才是这种文化最适合的状态。“过去几千年,普氏原羚与牧民休戚相关。”

同时,从民间到官方拯救普氏原羚的行动已经开展多年。

据媒体报道,继2000年多名科学家联名发布倡议书之后,2004年,来自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的有关政府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普氏原羚研究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西宁市召开了拯救普氏原羚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拯救普氏原羚的青海湖宣言》。

2008年,在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资金支持下,“青海与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得于实施。随后,青海湖当地保护主管部门和周边社区成立了四个协议保护项目点。

但扎西多杰认为,到目前为止,只有少量科学家来过青海湖作普氏原羚的研究,而且这种研究多集中在其生存环境,对这个特殊区域的社会研究和文化认知还很缺乏。

为了宣传普氏原羚,扎西多杰和其协会曾在青海大学中作过调查,以提高普氏原羚在大学生中的知名度。

随着民间组织、学者及青海省相关政府机关的宣传,保护普氏原羚的意识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传播。尤其是青海湖附近的部分牧民开始了自发保护普氏原羚的行动。

“但这种推动是局部的,太慢了。”扎西多杰认为,最好的宣传方式是志愿者和媒体的联动。

让我们全社会一起来关注中国珍贵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

(请多多转载此文,也是一种宣传。谢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