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专著是《文心雕龙》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是《文心雕龙》。

它由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刘勰(读音“协”)所写。

刘勰(约465—约532)南朝齐梁时文学评论家。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人,世居京口(时称南东莞,今江苏镇江)。

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十余年,博通佛教经论。梁武帝时,做过临川王记室、东宫通事舍人等文官,为昭明太子萧统所器重。晚年出家为僧。

他30多岁时,撰成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论述文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着重抨击当时片面追求形式的文风,主张文学须有社会政治内容,认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即文学的演变发展,都与时代政治有关。

书中还论述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艺术构思、结构安排、文学语言、声律技巧等各方面的问题,提出不少精辟见解,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著作。

《文心雕龙》分上下两编,每编25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总序”等五部分。其中总论5篇,论“文之枢纽”,打下理论基础;
文体论20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
创作论19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
批评论5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及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作了探讨,也是全书精彩部分;
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总序,说明了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

《文心雕龙》全书受《周易》二元哲学的影响很大。

《文心雕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精密的文学批评的书,“体大而虑周”。
全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反对不切实用的浮靡文风;一个是主张实用的“攡文必在纬军国”之落实文风。

刘勰把全部的书都当成文学书来看,所以本书的立论极为广泛。

所谓“文心”,刘勰自己解释道:“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这个命题并非刘勰首创。陆机《文赋序》就说过:“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不过,刘勰对“文心”的理解,恐怕要比陆机深入一些。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 序志篇》指出:佛教曲籍有《阿毗昙》者,也是以“心”为名的,“心”的意思是“管领群经,领会其宗。……以为要解。”刘勰精通佛理,他以“心”名书,恐怕也有要解、宗旨的意思。

实际上,《文心雕龙》也正是一部“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阐述文章创作的根本宗旨的理论专著。

“雕龙”一词,出于《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谈天衍,雕龙奭(读音“是”)。”

刘向在《别录》中解释“雕龙奭”說邹奭脩(邹) 衍之友,饰若雕龙文《通纹》,故曰“雕龙”。意思是說:邹奭发挥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 铺陈敷演得像刻镂龙文一样精确细密。

后來,“雕龙”这个典故就引申为善作文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勰“以雕龙自命”,表明这是一部像刻镂龙文一样精细详密地阐述为文用心的力作.

“文心”,是刘勰对这部书的内容概括;“雕龙”是刘勰对自己精心创作的形象化说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