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五次荣获百花奖的导演是谢晋

谢晋在中国电影“百花奖”中曾荣获“五连冠”。他的力作《芙蓉镇》以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夺得金鸡奖、百花奖,象他这样先后以自己的作品五次荣获最佳影片的导演,在中国电影史上尚属首例。

谢晋(1923—2008),浙江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人。电影导演。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谢晋2008年10月17日傍晚抵达上虞参加其母校上虞市春晖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18日早上7点40分左右,谢晋下榻的酒店服务员发现,谢晋已经去世。

谢晋出生在浙江上虞的书香门第,祖父是当地名士,父亲是香港有名望的会计师,二代前辈都寄厚望于这位长房长孙,让其子承父业光宗耀祖,考上名牌大学再出国留洋当专家博士,然而谢晋从小就有点反叛精神,他对当官不感兴趣,却特别热衷演戏,小学的旁边有一座傍水而筑的庙台,草台班子常常上戏台演出,悠扬的越剧唱腔随风飘来,时而一声“梁兄”《英台哭灵》让他泪水涟涟,时而一声的笃板拖腔, 《哪吒闹海》又令他心弛神往,谢晋身在课堂,心早已飞上戏台,下课铃一响,他就蹦上乌蓬船看社戏直至天亮还舍不得回家。

10岁那年亲戚送他生日礼物:一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学生文库”,他如获至宝,《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岳飞》等精彩故事滋润了他那纯真的心灵,并立志像唱戏文的上台演戏,像作家写出动人的故事。后来,他随家迁到上海,对艺术的痴迷转向电影,在中学是出了名的影迷,三日二头跑影院看片,与收票老头成了忘年交,有时找空位子一坐当免费观众,有时场子客满就加座在墙角看个痛快。到了高中毕业终于发生家庭冲突,他要报考戏剧学校,父母视作当“戏子”,属下三流而坚决反对,但谢晋义无反顾地赴重庆考入国立剧专话剧科,师从曹禺、洪深、焦菊隐等名家,从跑龙套、场记、剧务做起,直到1948年任电影《哑妻》助理导演,才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

1939年在上海参加学生业余戏剧活动;
1941年入四川江安国立剧专话剧科学习,受业于曹禺、洪深、焦菊隐等名家。
1943年中途辍学到重庆中青剧社当场记、兼演小角色。
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后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
解放后曾进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

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第六届执行副主席。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导演的影片《女篮五号》,获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和1960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角帽奖;
《红色娘子军》,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
《舞台姐妹》,1980年获第二四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
《天云山传奇》,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
《牧马人》,1983年获第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高山下的花环》,1985年获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芙蓉镇》,1987年获第十届电影百花奖和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谢晋当了50多年导演,拍了几十部电影,电影给他带来欢乐与荣耀,也带来艰辛与痛苦。

中国影坛出现过独有的“谢晋现象”:执导的大部分电影与时代同步,塑造了众多开掘灵魂深处并由此引起社会反响与观众共鸣的人物形象,也正缘于此,几乎每片均受磨难,折腾得可以。

《女篮5号》刚拍完就被人指责搞金牌主义,片子公映却大受欢迎并荣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

《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与琼花的爱情戏因儿女情长太浓而被删剪,谢晋坚持己见没用只得忍痛割爱,为了编圆故事只得加“革命口号”,变爱情为战斗友情,此片虽然获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四连冠,但每回看此片到断情处,谢晋都低头不看,心中不是滋味;

《舞台姐妹》以情感人却被人贬为“人性论”、原先的结尾有句耐人寻味的对话:“今后应该做怎样的人,演怎样的戏。”但送审时,被个别领导改为“今后要做革命的人,演革命的戏”,此片在美国放映时,外国人听不懂这句词儿,等搞明白后不禁哄堂大笑;

《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牺牲还债单的动人情节,曾被人指责“有损解放军形象”要删去,这回谢晋不买账,如果没有这神来之笔,他宁可不拍,总算保持了原汁原味;

《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都因针砭时弊而遭到过种种非议,但片片得奖而且广受欢迎。

在文革中,谢晋下过牛棚,文革期间也拍过一些“四人帮”要求拍的电影。

因为《舞台姐妹》,他在文革中惨受折磨,有人统计过,他因此被批斗的场次达200多次。

拍摄于文化大革命中的《海港》、《春苗》和《磐石湾》主要表现了当时主流政治所强调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基本思想。《海港》是从革命样板戏移植而来,叙述的是党支部书记方海珍带领众码头工人和阶级敌人进行斗争,抓革命、促生产的故事。《春苗》描写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农村赤脚医生春苗和隐藏在卫生战线内的党内走资派斗争的故事。它是文化大革命中最为成功和轰动的描写和走资派斗争的影片,并使李秀明(春苗的扮演者)成为当时无数革命青年崇拜的偶像。《磐石湾》也表现了农村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但是,谢晋的这些影片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辉煌是短暂的。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也标志着这些红极一时的影片永远束之高阁,不得与观众见面。此后的许多谢晋研究专题论文和传记也都回避谢晋这一时期的电影。

文革后,谢晋的导演事业迎来了第二春。进入新时期以后,谢晋从他一贯的人文思想和人道主义追求出发对传统的主流政治、即文革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对人的关怀使得他的影片对传统主流政治话语(阶级斗争、革命专政等)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如经典的“文革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所表现的。

“谢晋模式”讨论以后,谢晋进一步发展了人道主义和人性关怀的主题,弱化了政治的主题,拍摄了《最后的贵族》、《启明星》、《清凉寺的钟声》、《老人与狗》、《女儿谷》等。谢晋将他一贯对现实社会热点主题的关注,让位于对更具普遍性和永久性的人性主题,将中国题材扩大为国际题材。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社会使命感上升到人类使命感。”

他一直坚持拍片及指导艺术创作至2005年。他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是2001年的《女足九号》,他指导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舞台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谢晋曾三次担任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还曾经担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干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

谢晋还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美国电影导演工会会员、谢晋曾担任 拍摄《高山下的花环》(1984)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中国第四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目前,谢晋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谢晋一一恒通影视有限公司,谢晋任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 1995年任董事长。 1993年3月任上海谢晋一一恒通明星学校校长(2000年正式并入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并担任院长)。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首任院长。1998年4月谢晋个人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8年6月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

谢晋导演的妻子徐大雯生长在四川江安城里,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1941至1943年,谢晋在江安国立剧专话剧科学习时,徐大雯在江安女中初中部求学。“我与谢晋相识,也是天公作美,因为我们两个学校只有一墙之隔。

“我们相识时他还不到20岁,我更小。谢晋年轻时就长得魁梧高大,喜爱运动,更爱打架。谢晋血气方刚,爱打抱不平,看到有人欺侮女同学,他就冲上去!别人不敢出头的事他敢!“我之所以对他产生好感,原因之一就是他有正义感,说真话!“谢晋20岁生日那天,邀了几个好朋友吃饭,我也去了。这还了得!第二天我就被学校开除了。从此,我在家乡人的心目中,成了一个坏女人。于是,我不得不只身一人到重庆投奔舅舅。“经过了江安的那场变故,或者说是严峻考验吧,我们的感情更进了一步。他知道,我为了跟他在一起,不得不远离家乡。所以,他对我的感情十分专一!1946年夏天,我高中毕业后,谢晋把我接到上海。“当时的婚礼十分隆重,新、老式结合,而且由德高望重的洪深老师当我们的证婚人!我直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徐大雯退休前在上海市电影局工作,长期管理电影局的文件资料。她一直被圈内人称为是谢晋的“好帮手”、“贤内助”,谢导也一向以此为荣。

谢晋育有三子一女,其中两个儿子患有智障。作为著名的电影导演,也是两个智障孩子的父亲,谢晋因此始终倾情关注残疾人事业。据介绍,谢导当了10年中国残联副主席。

不论从电影数量还是电影内涵上来说,谢晋导演都是中国20世纪后半叶中国最著名的导演。特别是他在文革后拍的每部片子,都引发社会的话题,给人们带来人性的思考。

他著名的伤痕电影《芙蓉镇》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创作力量,在电影票几毛钱的年代轻取过亿票房,甚至创下内地影片在香港最高票房纪录。如果从商业上考量,他也是上个世纪最成功的导演之一。

谢晋虽然已经辞世了,但他对电影的热爱与执着、独到的导演视角与鲜明的电影特色、深刻的思想表达和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取得的卓越的艺术成就,都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辉煌的篇章,值得后人学习与敬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