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方志目录学著作是《两浙地志录》

中国传统(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源远流长。已经形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目录文化研究体系。

中国古典目录学理论体系,沿袭至清末和民国时期。

20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和目录学研究系统化,中国目录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理解目录学,形成多种派别。

新中国建国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为指导,在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目录学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吸取了外国目录学的优秀成果。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目录学丰富的内容。

中国现代最早的目录学学科是方志目录学。方志目录是指收录地方志的目录,又称地方志目录。方志目录学是专门研究方志目录的学科。

1913年,缪全孙把清末内阁移交给京师图书馆的方志整理编录为《清学部图书馆方志目》,计著录各省府、州、县志1618部,明代方志224部,其他志书360部,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性的方志专门目录。

而民国时期的《两浙地志录》则开创了方志目录学。

方志目录学的建立也是中国民国时期修志的一向成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