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世界上关于活字印刷最早的科学记载出于宋《梦溪笔谈》

该系列: 宋梦溪笔谈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所谓雕版印刷术就是一页一版,有了错字难以更正,如果刻一部大书,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木材,不仅费用浩大,而且储存版片要占用很多地方,管理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

在雕版的基础上发明的活字排版印刷术则可以解决这些矛盾,进一步提高印书效率。

活字印刷术就是预先制成单个活字,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拣出所需要的字,排成一版而施行印刷的方法。

采用活字印刷,一书印完之后,版该拆散,单字仍可用不来排其他书版。

这个方法直到现在也是世界上生产书籍、报纸、杂志的主要方法。活字印刷术在今天已发展到高度机械化的程度,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之一。

欧洲各国为争活字发明这一荣誉,长期都有争论,又常把它归功于德国的古登堡(John Gutenberg 1937-1468)。

其实真正的发明者是我国宋朝的毕昇,时间是北宋万历年间(1041-1048),要比德国古登堡使用活字印刷早400多年,这项技术是我国对世界文化事业的又一伟大贡献。

胶活泥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活字,其发明者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平民毕昇。对于此事,与毕昇同时代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门中有较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关于活字印刷最早的科学记载。

由于沈括与毕昇是同时代的人,他所记的资料是可靠的,虽然只有短短的300余字,但内涵相当丰富。

沈氏所记,可以使我们了解活字的创制方法和活字印刷的整个工艺流程。

他所记如下: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每一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之。

同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