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实行列级酒庄管理的葡萄酒产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评选出首批10家列级酒庄,成为中国首个实行列级酒庄管理和首家以人大立法形式进行保护的产区。此举,得到了国际、国内葡萄酒业界的普遍认可。

2015年3月,国内首个葡萄酒庄列级管理制度——《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列级酒庄评定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贺兰山东麓产区的酒庄分为5个等级,这与波尔多1855年分级制度类似。

根据《办法》,参加列级酒庄评定的酒庄酒原料必须来自酒庄自有种植基地,产品必须符合国家葡萄酒质量标准,同时,列级酒庄产品质量下滑、评定过程中弄虚作假、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生产销售假酒的,将被撤销列级酒庄称号或永久性不得参与列级酒庄评定。

葡萄酒列级酒庄管理机制,就是要利用尚处在起步阶段的有利契机,先把规矩立好,把门槛提高,从苗木种植、产量控制、酿酒工艺、产品质量、酿酒文化、销售价格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和引导,使每一个酒庄从一开始就按照高标准、高质量来规划、来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做这个产业。

业内公认,葡萄酒产业的投入周期长,涉及种植、酿造、开发和市场运营等诸多领域。

宁夏是中国重要的葡萄酒产区。2016年2月29日,56家中国精品酒庄及全国六大核心产区参加的“发现中国-2016中国葡萄酒发展峰会”在上海举办,世界顶级酒评家对参评的53款国内优质葡萄酒进行盲评,最终评选出的7款最佳葡萄酒,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独占4款。

贺兰山东麓处于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是种植酿酒葡萄最富活力和生产高端葡萄酒最具潜力的产区之一。近年来,宁夏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扶持和法规政策,从产区保护、资金投入、科技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全力推动葡萄产业快速发展。

宁夏提出了“五个一”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推进100公里葡萄文化长廊建设,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建成100家以上高品质酒庄,实现1000亿元综合产值,吸纳10万人就业。

2011年以来,宁夏积极发挥风土优势,对标国际标准,加强交流合作,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小酒庄、大产区”发展路子,产区发展方向、政策导向、招商条件、管理措施等都是围绕着保护珍稀资源,扎扎实实种好葡萄,建设有特色、小规模、高品质的酒庄而设置。

保乐力加、轩尼诗、张裕、长城等国内外一批知名葡萄酒企业到贺兰山东麓建基地、建酒庄,西夏王、贺兰山、加贝兰、巴格斯、银色高地等一批区内企业品牌迅速崛起。

近几年,宁夏先后有40多家酒庄的葡萄酒在国内外各类品鉴评比中获得200多项奖项,其中金奖56项。贺兰山东麓已成为国际葡萄酒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截至2016年年初数据,宁夏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64万亩,其中酿酒葡萄57万亩,产量20万吨,建设酒庄184个,其中已建成投产85个,正在建设99个,综合产值达166亿元。

“以往的葡萄酒产区都是大规模生产工厂酒,而宁夏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生产品牌酒庄酒。”自治区政府党组副书记郝林海认为,工厂酒原料不可控,酒庄建在葡萄园里,可以从源头控制葡萄的质量。“只有保证每一瓶酒都是酒庄酒,是行家认可的好酒,才能保证宁夏产区的长久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