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首个法定老人节是2013年农历九月九

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人节,成为全民敬老的节日。

2013年的老人节是公历10月13日,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法定老人节

九九重阳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老年节入法更加凸显敬老爱老尊老助老的重要性。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

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与老版本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比,新法内容从原来的50条扩展到85条。

除了九月九入法外,尤其需注意的是,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如赡养人在单位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法律明确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常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首传唱十余年的老歌,唱出了众多儿女和父母的共鸣,如今“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子女今后不常回家看望或者问候父母或许将构成违法。

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老年节,称作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的习俗众多,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重阳节的习俗和其他许多中国传统节日一样丰富多种,登高是重阳节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俗之一。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很早就有了,在民间颇受欢迎,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在三国时代。相传东汉时期,重阳节就有登高的习俗。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插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赏菊饮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重阳节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吃重阳糕

九月五谷丰登,谷物可以做糕点,所以在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到宋朝才正式称为“重阳糕”。重阳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糕面有多种装饰。

糕在汉语中谐音“高”,糕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宋代重阳节的习俗,在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着“愿儿百事俱高”的祝词。重阳糕上的诸种饰物也都有着各自的寓意。糕上的枣、栗、狮子之类饰品,都是中国传统的祈子象征物,它们明白地表示着人们在秋收时节祈求子嗣的愿望。重阳还是出嫁的女儿回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儿回家吃重阳糕,是重阳的另一节俗,所以重阳如端午一样,被称为“女儿节”。

重阳节的其他习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重阳节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重阳节的习俗。比如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所以在陕北白天收割,晚上过重阳节。人们夜里登山,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避邪。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