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出土的最早的钟是陶制的

钟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据说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据《宋书-乐志》引《世本》说,钟是“黄帝工人垂所造”。

最早的钟是陶制的,在陕西省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有陶钟。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有金属铸造的钟,而且已经有了几个一组、能演奏简单旋律的编钟。

我们在寺庙道观中所见到的钟都是圆形的,这种钟的共鸣很好,声音传得很远,但是残响时间太长,不宜用作旋律的演奏,否则就会像踏着钢琴的延音踏板演奏旋律一样含混不清。

用于音乐的钟是扁形的,就像两片瓦合在一起,这种钟的残响时间相对要短得多,适宜于旋律的演奏。

钟分为甬钟和钮钟两种,顶端有柄的叫甬钟,有钮的叫钮钟。钟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名称,上部叫钲,下部叫鼓,钟口的两角叫铣,钟唇叫于,钟顶叫舞,钟钲上有三十六个柱形隆包叫乳或枚。在钟的鼓上一般都有精美的图饰,钲上有纹饰,叫作钟带或篆间。

乐钟有特钟和编钟两种。特钟单独悬挂,一架一枚,也有直立在座上敲击的。而编钟则由大小不同、音高各异的若干枚钟编成,可以演奏旋律。出土的商代文物中,就有许多三枚一组的编钟。近年在商代大型王室墓葬妣辛墓中还出土了五枚一组的编钟,其音高约为G、A、C、F、g,可以演奏简单的旋律。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艺术有很大的发展,乐器也进一步完善。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就有河南信阳(河南省信阳市)出土的春秋末期一套十三枚编钟、安徽寿县出土的春秋末期一套二十五枚编钟、山西侯马(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出土的春秋时期一套九枚编钟、山西长治县(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出土的战国时期一套八枚编钟等许多造型精巧、音色优美的编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在湖北随州(湖北省随州市)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编钟,它是我国出土的最大的编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