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关于“铍”的记载见于《左传》

中国最早关于“铍”(读音“皮”)的记载见于《左传》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公子光(即阖闾)宴请王僚。王僚的卫队“人夹持铍”,席间专诸把匕首藏在灸鱼腹中,借进食之机“手匕首刺王僚”,王僚被弑,但他自己被“铍交于胸”而死。

《说文解字》说“铍,剑如刀装者”,《史记索隐》引刘逵注:“铍,两刃小刀”,意思都不明确。

由于汉晋以后的文献中几乎见不到“铍”字,因此铍也被人们遗忘了。

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出土了16件形似短剑的青铜兵器,由于其后面连接着带有铜镦的木柲,因此被确认为是铍。

China-ancient-weapon-Pi(图:铍)

铍在战国秦汉时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兵器,只是后人不认识它。

铍在战国时期曾被广泛使用,甚至出现了铍和戈相结合的铍戟。

河北满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汉墓中出土的铁铍还在铍头和銎之间加了一段铁挺,使铍头的分量更重、杀伤力更强。

西汉军队中有“长铍都尉”一职,可见汉代军队中一定用铍做兵器,由于铍比矛更长大,作为仪仗更加威严,因此在仪仗队里也使用铍。

东汉以后人们似乎不认识铍了,这是因为汉人对铍的称呼发生了变化。

汉代南方人把铍称作釶、钑、铊、铩,吴王夫差称它为鈼(读音“作”),这些读音在吴语中都是相通的,而北方人根据方言把铍称作“矟”或“槊”(都读音“朔”)。

铍这种兵器在汉代以后一直被使用,江苏丹阳出土的南韩有萧齐墓画像砖上有持槊侍卫像,敦煌的西魏壁画上有手持马矟的骑兵形象。

《西游记》中二郎神拿的兵器——三尖两刃刀实际上也是一种变形的铍。

由于铍的体形大、分量重、杀伤力强,所以使用铍(槊)将军常常是猛将,不过隋唐以后,铍(槊)在战场上已经较少使用了,但在仪仗队里屡见不鲜,例如中国军事博物馆的古代兵器馆门厅陈列的十八般武器中就有三分之一的是各种各样变形的铍。

宋代《武经总要》所列举的各式各样的长杆铁枪名目繁多,其实也都是变形的铍。

正因为汉代以后铍的形制与名称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尽管仍然在使用铍这种兵器,可是后来的人们却不知道铍为何物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