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烟标是山东兖州雪茄烟的

(吸烟有害健康!)

中国的烟草,是从南洋的吕宋(菲律宾)传入的,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烟草制品,主要有三大类:卷烟、雪茄、烟丝。

烟标指的是烟草制品的商标包装,俗称烟盒、烟纸、盒皮、盒片等。世界最早的香烟商标,是芬兰出品的“小加农”牌,于1860年问世。

雪茄的历史,比香烟要早得多。先有雪茄,后有卷烟,最早的土卷烟是1853年—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诞生的,士兵们为了免除战壕里的苦闷,试着用纸卷烟抽,这是香烟的萌芽。

在中国,生产雪茄的历史,比香烟也要早得多。中国现存最早的烟标“龙凤”牌与“阔佬”牌,就是雪茄烟标,诞生于十九世纪初(光绪末年),现在仍由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山东兖州雪茄烟厂生产。

烟标有广义的烟标盒狭义的烟标之分。广义的烟标,只要是满足烟标的定义盒烟标的功能之物品,均为烟标。它包括烟枝、封口、条封、条盒、箱包等。而狭义的烟标:也就是广大集友都收集的烟标,指的是烟枝的直接包装商标。

烟标与邮票、火花并称为世界三大民间收藏品。

南京烟标收藏协会,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市一级烟标收藏组织,也是目前国内最大、最活跃的、活动坚持最久的烟标收藏协会

中国雪茄烟标“龙凤”牌与“阔佬”牌,见证了当年山东兖州雪茄烟厂的繁盛。

兖州雪茄,历史悠久,以鲁城所烟著称。它起源于清朝宣统年间(1909年-1911年),初创卷制雪茄烟纯属家庭手工业,本利甚微。

中华民国初期,兖州生生实验所(又称生生工厂、厂牌系木制黑底白字)制造雪茄烟兼作染织。不久,赵琴芳办琴记雪茄工厂,生产少量的雪茄烟,以后随着外地商人的采购与扶持,种烟人纷纷学习卷制雪茄,制烟艺人不断增加。出现了大中、春华、华美、金声、大华、万兴等10几家商号(即制烟作坊)。

1920年代,直系军阀在兖州开办雪茄工厂,利用城关附近种植的红烟,成批量的生产雪茄。1924年,北京的聚昌、德和、裕庆、天灯、洪言顺5大商号(又称京号),在兖州城北漕河区谢家楼开设烟行,将此地种植的优质烟叶加工成鼻烟半成品,每年收购烟叶上百万斤,生产鼻烟末40万斤左右,本利甚厚。

1930年代,由冯玉祥旧部、原国民党第20师师长孙桐萱在兖州官办一处雪茄烟厂(投资1万元作为垫基金)。烟厂取名“孤贫学校习艺所”,雇聘陈姓上海人为技师,传授卷烟技艺。招收城乡女工300余人,前3个月每人每月薪金3元,以后实行计件取酬,每年发一身兰衣裳。此外,孤贫学校年龄较大的学生也轮流到厂习技操作,制造雪茄烟。产品有“力争”牌、“木铎”牌(10支装”)、“英女”牌(10支或20支装)、“兴隆塔”牌(50支装)等。原料来源除在当地购买外,还从南洋吕宋岛、安徽桐城等地买进一些质量较高的烟叶作补充;产品行销国内外。

1930-1935年间,以天津烟庄为主的北京、秦皇岛、张家口、济南、青岛等地商人来兖大量购销雪茄烟,使兖州雪茄烟的生产形成高潮。城内已发展到40余家,制烟工人达1400多人。其中以大中、华美、春华、大华为主的几家商号发展较快,初具规模。

较有名望的属大中号雪茄工厂,该厂经理刘长生原籍曲阜县人,清光绪末年来兖学习卷制雪茄工艺,5年出师后,筹集资本创办大中烟厂,生产桂花、荣花两种牌号(桂花烟用纸盒装,荣花烟用玻璃盒装),所用烟叶均是本城皇城园地种植的所烟(所谓所,即明代鲁王宫廷之屠宰所,血水流入此地历300年,故其土地肥沃,种植的土烟叶大肥厚含油分多,成熟后晒之自成枣泥色,鲜烟叶摘下晾晒片刻即可燃吸,吸之灰白火亮,停吸即灭,不致妄费,其香味浓郁,在清代曾以贡品按时进贡朝廷),用之制造雪茄烟,烟质极佳,胜过舶来吕宋烟,价格便宜,大支贵者每支洋5分,中者1分5,小支5厘(舶来吕宋烟贱者每支需洋5分,中者每支1元,贵者更无论矣)。

玻璃盒装荣花雪茄大半销售本城德国天主教堂传教士;纸盒装桂花雪茄畅销省内外,并享有一定的信誉。

桂花牌雪茄于1929年在上海工商部展览会上获得二等奖章;荣花牌雪茄于1932年在山东省陈列馆所举办的展览会上荣得优等奖章,1934年在北京铁道部第三届铁路沿线物产展览会上荣获金牌。

据刘继章(原大中烟厂经理刘长生之子)称:金牌式样为圆形,铜镀金,直径10公分左右,牌面刻有“国光”及太阳射出的光线等图案,厚度约4公分;盛金牌是一个很精致的木制玻璃盒,盒子里边是紫红绒布,放金牌的位置是按金牌大小设计的凹坑,金牌放在里边正好卡住不动,盒的颜色是枣红色,上边镶着玻璃,透过玻璃就能看到金牌。

生产雪茄烟的同时,卷烟商孙华其制造纸烟,分20支装、50支装两种,用华旗作牌号,有卷烟木机两架,日产2万支,每包50支,售价铜元20枚。

在这期间,为适应国外的需要,许多制烟商将“飞机”、“球鹰”、“大象”等商标改成外文字样,出口于英、德、日、蒙古及东南亚10几个国家和地区。

国内销售于东北三省及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地。以后蒋系军阀韩复渠提倡国货,大力发展雪茄烟的生产,指名大中烟厂抽5-6名制烟艺人去济南千佛山残废院传授雪茄制作技艺,同时指示滋阳由建设临时费项下拨借给大中烟厂大洋1000块予以扶持,提出三年免费。

1940年代,山东省政府训令,在制订的《山东省手制卷烟暂行统制办法》法规中规定:“雪茄烟暂指定兖州地区,兖州地区以外不制造”。使兖州雪茄烟的生产享有法定专利制造权。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加之经营不善,使兖州雪茄烟的生产逐年下降,大部分制烟作坊倒闭;只有大中、华美等几家制烟作坊勉强维持生产。

解放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指示:要迅速恢复各种历史名牌产品;并行文下发全国各地。1958年11月兖州县政府根据上级指示和群众的要求,拨专款恢复历史名产雪茄烟的生产。此时大中烟厂停办,土法上马办起了一处地方国营雪茄烟厂(厂址在现兖州西关绳经厂),有厂房20余间,招收原大中烟厂经理刘长生全家及在兖州从事雪茄烟生产的老工人共24人,在隶属关系上由县手工业管理局领导(以后由二轻局领导)。烟厂开办后,用手工卷烟,生产火箭牌雪茄,分大、中、小8种,日产500余包,工人每月工资24至29元。

进入1960年代,由于连年自然灾害,烟农改种粮棉,原料奇缺,加之税务重,雪茄价格贵销不动,无法维持,于1964年下马。烟厂停产后,改面粉加工,除留下10几人外,其余人员及厂里设备归属纺织社,招雇的老技工回家。兖州雪茄烟厂的牌子虽没有取消,但实际上人、物全无。

1976年6月29日经省第一轻工业局批准,停产12年后再次恢复。开始筹建时作为兖州酒厂一个车间,任命一名副书记专管,配备工作人员6人。1978年从河南购进一台旧式卷烟机,生产100毫米长支兴隆塔牌雪茄烟,聘请老工艺师作指导,当年产手制雪茄3.8万支,机制91万支。

1979年地区拨款5万余元,在兖州中山路西段(牛王村西)建起房屋3栋19间,购地5亩。正在筹建期间,县文教局办的“五七”砖瓦厂(该厂占地面积37.7亩,厂房、仓库、宿舍等建筑面积2330平方米,破砖窖一个,40米烟筒一座)下马,县政府决定将该厂移交给烟厂。

同年5月1日烟厂正式从酒厂迁入“五七”砖瓦厂(即现在的厂址)。迁入后不久,人员设备有所加强,领导干部4人,生产人员30余人,卷烟机两合,包装机一台,切丝机两台,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3.5万元,流动资金22万元。1979年的经营情况是,产值为22.3万元(按70年不变价格计算),机制雪茄烟产量446箱,手制雪茄烟2万支,实现利润4.5万元。为了尽快扩大生产规模,1979年年底至1980年11月烟厂会战,县政府派员组成会战领导小组,不久又组建临时党委,大搞烟厂基本建设,购置机器设备,扩大职工队伍,烟厂很快投入批量生产,从1979年10月正式投产至85年年底6年零3个月的时间内,共生产机制雪茄烟132675箱,生产手制雪茄烟75.3万支;完成工业总产值5122万元,创利税2489万元。

现全厂占地面积53903平方米,是由生产、生活、仓库三个主要区组成。房屋建筑总面积为14267平方米,其中厂房建筑面积为7493平方米(一车间1141平方米,二、三车间955平方米);附属设施3584平方米;宿舍3190平方米。全厂现有职工496人,其中固定职工275人,女职工286人,少数民族职工14人,工程技术人员4人,管理人员77人(其中干部33人)。

共有机器设备112台套,其中专用设备60台套。在该厂制订的技术改造“七五”规划里,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完成产值2200万元,利税1650万元,为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

(注:文中数据至1987年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