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规定女子必须出嫁的最低年龄是唐中叶和北周仅13岁

西周时期,我国通行的是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婚龄制。古人认为:男三十筋骨坚强,可以作父亲,女二十发育成熟,可以当母亲。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理知识认识水平的提高。

此后,历代王朝关于婚龄的规定逐渐降低。春秋时期,齐桓公规定:男子三十成家,女子十五出嫁,越王勾践规定:男子二十不婚,女子十六不嫁,罪及父母。这是诸侯间为了争夺霸权,而采取加快人口增殖、增加劳动力和兵源的早婚政策。

汉代曾规定:女子十五以上不出嫁者交五倍的赋税,强迫人民早婚,以至很多父母不懂怎样抚养教育儿女,造成婴儿死亡率增高。

西晋规定:彤子年十七,父母不为其出嫁,由地方官吏择配,北齐时甚至曾把杂户中子女年二十以下,十四以上未婚嫁者全部征集服役。北周时男十五、女十三以上都要婚嫁。

唐初为缓和社会矛盾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对婚龄有所放宽,规定:男二十娶,女十五嫁。唐中叶时降低为男十五以上,女十三以上皆听婚嫁。否则由官府干预。此后,自宋至清,法定的婚龄都在男十六,女十四左右。

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力低,劳动人民也需要劳动力来维持生活,因此在历代统治者强迫下,也逐渐接受了早婚政策,并形成了封建社会中早婚早育的传统心理状态。

进入近代后,法定婚龄逐步提高。民国民法规定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十六岁,不得结婚。解放初期,我国婚姻法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现在新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