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画家中作品存世最多的是清朝的郑板桥

郑板桥诗画品

在黑石礁某别墅墙上的宣纸挂历,打开着郑板桥的诗画《与韩生镐论文》。俊逸的板桥八分书写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所画墨竹附岩丛立,岩自高耸入云直摩天,疏竹劲节柔中有刚,不依不饶地自性张扬。

畅想《三秋树》的意境:新树茂发,历秋则精干,再次历经寒霜则冷静瘦削,三经秋凌必刚劲苍凉。文章不厌千遍改。繁枝蔓叶去尽才见风骨。简之境界也老到,是真功夫。

《二月花》花开新嫩异常,于瑟瑟寒冬中显现头角,报道着春的消息,于寂寞的大地上平添风韵,争先天下有作为,而战胜凄苦的寒冬必然有厚积薄发的武功,怎不新异?!

此联之意犹有:文章应有鲜花般溢美之词藻,结构应有枯树般清晰之骨架。此联是郑老先生读写万卷书的结晶,其中味道老辣,品之一涤迷心。

郑板桥艺术成就

诗画书的完美结合,这构成了郑板桥的主要艺术特色,在画幅中,他用“六分半书”题诗题句,或穿插或避让,巧妙地连接整个画面,使之有机结合。

郑板桥诗书画印四美合一,构图新颖,章法奇特,令人耳目一新,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

郑板桥生活的时代正值康乾“盛世”,趋炎附势,哗众取宠的媚世之风笼罩了文坛和艺坛,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郑板桥和“扬州八怪”的其他人物一样,在各自的领域里,大胆探索,推陈出新,给清代文坛艺坛画坛增添了一丝生气,对后世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徐悲鸿先生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下之难得者。”


郑板桥出身于一个衰落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由于家道贫困,生活艰难,使他对劳动人民有更多的理解和同情。这一点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有非常明显的表现。也是他有别于一般封建文人、封建官僚的可贵之处。“板桥诗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他主张直抒胸臆,反映和服务于现实生活。他的《悍吏》、《私刑恶》、《逃荒行》、《思归行》、《还家行》等诗篇,都是直接反映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生活的,颇有杜甫《三吏》、《三别》之遗风。

板桥诗文,立意高远,富有情趣,通俗、易懂,恰似一股清新之风吹过文坛。

他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在《竹石》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都是脍炙人口、广为传颂的名篇。
 

在清代书坛上,千人一面的“馆阁体”盛行,并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郑板桥为博取功名,早年也曾长期学写馆阁体,后学苏东坡和黄庭坚等书体。

但他学古而不泥古,力图在继承的基础上,独辟蹊径,自树一帜,有所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分半书”,或称“板桥体”。它熔真、草、隶、篆于一炉而以真隶为主,杂以行草。单个字形式上呈横扁、左低右高,既有篆隶古朴苍劲的金石味,又有跌宕飞动的行草味道。

郑板桥常用古体、异体字结构杂以书兰竹之法,形成了奇特的结构。在章法上,郑板桥通篇字大小相间,浓淡并用,如“乱石铺街”,收到了跳跃灵动的立体效果。
 

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板桥画兰,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兰之烂漫天性。板桥画石,骨法用笔,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有时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郑板桥的画给当时清代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广大知识分子,劳动人民视为珍宝,不惜重金争购,广为流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