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正式使用“维吾尔”族名始于1934年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员的维吾尔族,总人口近千万,达987万人(2009年),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经有过名目繁多的民族之称。

直到1934年,当时新疆省政府第三次会议决定,才使用“维吾尔”这个汉译名称,并对其含义作了重要解释。

从我国历代汉文历史资料来看,对自古以来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维吾尔族,每个朝代都用各自独特的名称去称呼维吾尔族人。

魏时称为“高车”(因车轮高大而得名)。

隋朝有韦纥、乌纥、乌护。

唐朝有韦纥、乌护、袁纥、回纥。回纥之意一般多数学者解释为“团结结合、联盟辅助”。后来又将回纥更改为“回鹘”,取之于“回旋轻捷如鹘,回旋搏击如鹘”。

五代、宋仍然沿用“回纥”、“回鹘”之称。

到了元朝,对维吾尔族的称呼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译称最为繁多。除了“回纥”、“回鹘”之外,又称“呼辉和尔”、“辉和”、“畏吾”、“畏兀”、“畏兀儿”等。

明朝对维吾尔族之称大致沿袭了元朝,尚没有别的称呼。

到了清朝,对维吾尔族的称呼同各朝代比较有了很大的不同。清人俞浩著《西域考古录》、陶保廉著《辛卯侍行记》等对此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并据陶保廉所述,当时维吾尔人自称“达斯塔儿”。

近代西方许多国家通称维吾尔族为“萨尔特”。为何如此之称呢?据《维吾尔研究》一书作者刘义棠先生引用侨居土耳其著名维吾尔族学者艾沙先生解释:“萨尔特一词在突厥文中十一世纪才有,那时萨尔特一词并不是某种民族的名词。

且系指突厥族一切商人而言。当突厥族尚未入回教的时候,自佛教的书中,我们知道驼队领导者叫作萨尔特,演变为‘萨尔特巴喜’。‘巴喜’有‘头儿’之意。

因此,‘萨尔特’是由此产生的。”

辛亥革命后,对维吾尔族的称谓基本上沿袭了清朝的旧称。但维吾尔族却用“威武尔”来称自己的民族,即有“雄武”之意。

1934年,新疆省政府应维吾尔族改变民族之称要求,经省政府第三次会议通过决议,发布公告,正式统一使用汉译“维吾尔”之称。

从此以后,维吾尔族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迄今为止,在历代使用名称中最准确完整地表达了维吾尔族的自称“维吾尔”并被包括维吾尔族人民在内的我国各族人民所共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