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释的突厥语辞书是《突厥语大辞典》

《突厥语大辞典》是我国第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释的突厥语辞书。

全书共8卷,收词7500余条,各卷均由上、下分卷组成,每卷按门类、词根分类,类内又按词型和语音特征排列。

全面介绍了当时突厥语族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学、典章制度、经济、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是研究那一时期社会历史、民族发展的宝贵资料。

《突厥语大词典》完成于11世纪70年代,编著者是出生于喀什噶尔的维吾尔族伟大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

《突厥语大词典》产生于喀喇汗王朝的鼎盛时期,作者出生和受教育的地方是喀剌汗国东部都城喀什噶尔。当时的喀什噶尔正是汗国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因此,可以说《突厥语大词典》深深植根于维吾尔族的古老文化传统之中,是中世纪高度发展的维吾尔族文化的丰硕成果,是我国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又一突出贡献。

早在900多年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造就出了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这样伟大的语文学家,产生了这部卷帙浩繁的语言学巨著,这确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除了著有这部词典之外,还写过另一部语言学著作《突厥语语法精义》,可惜已经失传。他这西部著作的编写意图,自然是为适应喀喇汗朝的当政者和当时在塞尔柱王朝内举足轻重的喀喇汗王族的政治需要,是为了帮助阿拉伯人学习突厥语。但这部流传至今的辞书的价值却远远不限于此,它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和中亚地区广大人民在距今9个世纪以前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它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古突厥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诸多方言的丰富而生动的材料,而且保存了当时有关突厥各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的大量的珍贵材料,因而是一部重要的文献。

作者在引言中提到:“突厥语同阿拉伯语如同竞赛中的两匹马一样并驾齐驱”。可见当时突厥语已经发展成一种相当丰富发达的语言。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固然精通阿拉伯语,熟悉阿拉伯语的辞书,但他并不局限于用阿拉伯语来解释突厥语词语,而是将突厥语置于与阿拉伯语平等的地位加以比较研究。他的突出贡献尤其在于对突厥语诸方言所做的比较研究,而这种研究是以长期深入的调查为根据的,既是系统的,又是翔实的。因此可以说,在公元11世纪的比较语言学领域里,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是个融会古今,兼通阿拉伯语和突厥语的渊博学者。他在编纂《突厥语大词典》的过程中,虽然也参考了当时一般阿拉伯语辞书的体例,但是正如作者本人在引言中所说的那样,他是“采用了前人未曾用过的、新颖的特殊顺序编纂了这部著作”,即依照突厥语词固有的语音结构来编排词目,使它们“各得其所”。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把整部辞书归纳为海木宰部分、萨利姆部分、穆扎埃夫部分、米萨尔部分、三字母部分、四字母部分、滚乃部分和带有两个静符的词条部分等八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名词和动词两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内又依各词条所含字母的多少、词型、语音结构之不同以及词尾字母的顺序编排。这种编排体例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创造。的确,各篇章的标题虽然采用了阿拉伯语言学的术语,但那仅仅是因为那些术语一般为当时人们所熟悉的缘故,作者在使用时已根据突厥语族诸语言的特点,赋予这些术语以特定的内容。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为自己确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他“力求使这部书在提供新东西方面达到完备的程度,使其价值和优美都达到极高的境地”。当然,所谓“完备”并非有词必录,不加分辨,不加选择。他为读者提供的知识不是死的。他在引言中说:“凡被使用的,我都加以收录,凡是不用的则摈腻末取。但是我采用了这样一种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即可找出依据规律可以类推的词以及被我摈腻未录的词”。他所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即使在今日词典学的实践中仍是有用的。

突厥语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当时它包含有许多方言。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认为“回鶻人的语言是突厥语”,又指出:“从伊丽水、也儿的石河、亚马尔河、亦的勒河诸河流至回鹘诸城镇等地区居民的语言也是正确的。上述语言中最标准的语言要数哈卡尼耶中央地区居民的语言”。

哈卡尼耶中央地区居民的语言,即喀喇汗朝的文学语言,与回鹘语是同一语言,这显然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观点。这就雄辩地证明了,《突厥语大词典》是维吾尔族人民所创造的高度文明的一卒光辉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这份遗产,翻译与研究这部巨著,是我们的义务。

《突厥语大词典》的现代维吾尔文本和汉文本的翻译出版工作,于1977年由新疆民族研究所着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1978年初,《突厥语大词典》的翻译出版被正式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当年下半年,在新疆民族研究所所长陈华同志和自治区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阿不都萨拉木-阿巴斯同志主持下,成立了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突厥语大词典》翻译组——维吾尔文组和汉文组,并同时开展工作。

1981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正式成立,《突厥语大词典》的汉文本翻译等工作由副院长陈华同志主持。以后,此项工作在新疆社会科学院阿不都秀库尔-吐尔迪副院长、杨发仁院长、热扎克-铁木尔副院长主持下继续进行。具体工作由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承担。

《突厥语大词典》汉文本(三卷)是以现代维吾尔文本(三卷本,1980年、1983年和1984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发行)为蓝本,并参考了国外其他文本和资料翻译的。其中,汉文本第一卷由何锐(组长)、丁一,校仲彝和刘静嘉四位同志翻译,校仲彝同志统稿;第二卷由校仲彝、刘静嘉同志翻译;第三卷由校仲彝同志翻译。

第一卷汉译本由陈华,米尔苏里唐-奧斯满等同志审阅,米尔苏里唐-奧斯满、牛小莉同志进行校对,哈里木-萨里赫和金炳喆同志也参予了部分工作。第二卷,第三卷汉译本分别由郝关中、李经纬同志审阅。二、三卷汉译本的校对工作由齐清顾、塔伊尔江-穆罕默德同志负责完成。

经过多年的集体努力,《突厥语大词典》汉译本(三卷本)2000年出版与读者见面,这无疑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喜事。

《突厥语大词典》的内容丰富

《突厥语大词典》约包含7500词条,采录的范围非常广泛。为了诠释突厥语词的意义,作者还引用了许多谚语、格言、诗歌,还有叙事诗和散文的片断。所以说,《突厥语大词典》不只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突厥语的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和方言学的系统而完备的知识、突厥语和阿拉伯语、波斯语的比较语言学的知识,还包含下述内容:

一、介绍了突厥各部落,提供了有关这些部落的部分材料。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伊斯兰教观念的局限,比较客观地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

二、记述了当时突厥一些部落居住的地区及其四界,对这一地区内的城市、重要村镇、交通枢纽和山川的名称都有介绍,甚至还结合某一重要历史事件举出了与一些地名有关的传闻掌故。

当然,由于历史已经推进了900多年,我们现在对书中所说突厥各部落的理解不一定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对有些部落(例为“秦”部落)所持的确切对象和范围也有争议。但就总体来说,此书对我们了解当时突厥各部落的情况是很有帮助的。

三、书中引用了各种体裁、各类题材的突厥语文学作品的片断242节,谚语200余条。这部分内容可以称得起一部相当珍贵的中古时期突厥语文选,它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哲学和伦理道德观点。

四、提供了许多当时维吾尔人和其他突厥部落人民的物质及文化生活有关的重要材料。譬如,词典中介绍了农牧业方面的许多词汇和常见的鸟兽、农作物、草木的名称,并说明了它们的特征。这类材料有力的表明了当时农牧业生产的发达程度。又如,词典中收录了一些医药学方面的词汇,还介绍了常见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这就充分证明了民族医学在当时的高度发展。

五、词典对政权机构、品衔阶级、军事制度等方面的术语做了解释。

六、词典提供了有关历法和天文的宝贵资料。譬,词典中列出了黄道十二宫和许多星辰的名称。

此外,词典中还讲到突厥各部落人民喜爱的食品饮料及其制作加工方法,提到乐器、居室、城郭的形制等等。这些对于了解当时突厥人的日常生活,都是不可少的材料。

至于《突厥语大词典》的引言,可以看作一篇卓越的语言学论文,它概括了突厥语的主要规则,并用比较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突厥语诸方言和哈卡尼耶中央地区的标准语,论述了它们的差别和对应关系。引言还专门记述了突厥人和突厥诸部落的分布情况,表明它们的相对位置,所以它对于研究中古时期突厥各部的历史也是一篇可利用的重要资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