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打入美国主流的华裔小说是英文的《花鼓歌》

被改成话剧,在纽约百老汇等连演六百场,被拍成电影入围奥斯卡五项最佳提名。

享誉西方文坛的美籍华裔作家黎锦扬,是以小说作品攻上美国畅销书榜的首位华人作家。195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花鼓歌》一出版即引起轰动,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1958年《花鼓歌》被改编为歌剧在百老汇上演;次年,环球电影公司又将其搬上银幕。

以英语为写作工具,题材写中国人的事情,成功打入欧美文艺市场,黎锦扬是一位“急先锋”式的先驱人物,其经典作品《花鼓歌》2013年初被首次引进中国。

曾经每天靠面条度日
1947年,将满30岁的黎锦扬从耶鲁大学毕业,他的签证也失效了。正当他打点背囊准备“海归”时,有朋友叫他最好等移民局来赶,因为那种情况下,移民局会提供路费。黎锦扬觉得这主意好,于是坐等移民局请他上路。
由于一时找不到工作,他囊中羞涩,每天只能靠吃25美分一碗的面条度日。一日早上,他正在饭馆享用阳春面,华文《世界日报》的一则征文启事跳入他的眼帘:该报欲开英文专栏,征英文稿,一经采用,每篇5美元。
他回家奋笔疾书,两篇英文稿告成,寄去即被采用,并收到主编来信,除附一张10美元支票,还约他每周写5篇。他掐指一算,每月收入可买面条400碗……
一天下午,他刚写完当天的稿子,正想睡觉,突然电话响了。打电话的人嗓音低沉,一字一板,把他的来龙去脉、家庭、住址等所有情况问了个底朝天。他心里嘣嘣乱跳:“坏了,这人是移民官,我没合法身份,在美国的末日到了”。
“不必再问了,警官先生。”他打断对方那无休止的提问,“我正是你们要找的那个黎锦扬。我的行李随时可以打包。你说一声驱逐出境,我这就跟你走。”
这回是对方感到莫名其妙了。原来,打电话的是《作家文摘》的编辑,正要通知他,他得了当年短篇小说一等奖,奖金750美元。之所以问那么多问题,只为在寄支票之前确认他是不是他们要找的那个黎锦扬。
为了不再受到惊吓,在收到获奖证书和750美元的奖金后,他赶快来到移民局。捧着获奖证书,他力陈自己是特殊人才,摇笔杆子繁荣美国文化,并无与美国人争饭碗之嫌。移民局给他办了绿卡。

小说出版经历一波三折
黎锦扬踏踏实实地写起了小说。
1956年,这部名为《花鼓歌》的小说脱稿了,然而,它的问世却经过一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周折,花了一年时间也没能推销出去,最后把小说送给一家很有名望十分挑剔的出版商。
这家出版社每天都接到大量的投稿,编辑们没法亲自阅读所有的来稿,因此雇人专门读稿,进行第一轮筛选。
《花鼓歌》被送到一位卧病在床的退休编辑手上,这是老人一生中阅读的最后一篇文字。他已经奄奄一息,读完稿子后实在没有力气书写3页纸的书评,仅凭着最后一口气地在书稿上写下两个字:读它!然后便与世长辞了。去世老人的临终留言驱使编辑去拾起这本书。
老人真是独具慧眼,《花鼓歌》出版没多久,就登上了《纽约时报》“最畅销书排行榜”。
《花鼓歌》热销全美各书店的同时,好莱坞的制片商和纽约百老汇歌舞剧的经纪人纷纷找上门。一家电影公司要一次付清5万美元买版权,还有一家舞台剧公司愿出3000美元改编。黎锦扬决定接受第一个合约。他太高兴了,多喝了几杯后竟答应了以3000美元卖出剧本。
事后表明黎锦扬在酒醉后做了个正确的选择。1957年,《花鼓歌》被改编为舞台剧在百老汇上演,大获成功,前后演出达600场,多年不衰。后来又被拍成了电影。其实不管是歌舞剧还是电影《花鼓戏》,故事想必已被那些单凭想象的外国人改得面目全非。但该片曾获第34届(奥斯卡)学院奖艺术指导、摄影、服装设计、编曲(音乐剧类)、录音5项提名,成为当年全美十大最卖座电影之一。

《花鼓歌》至今仍在被改编
《花鼓歌》题材独特,人物描写细腻传神。以一个美籍华人的家庭生活为主线,将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碰撞和摩擦体现出来,表现了美国华人在两种文化交汇中的艰辛和迷茫。小说深刻描绘了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两代的冲突,人物个性鲜活。
作为作家,《花鼓歌》的巨大成功带给黎锦扬的,不是沾沾自喜,更不是一劳永逸。他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创作了《花鼓歌》、《天之一角》等十多部英文小说和《旗袍姑娘》等中文著作,每本书都具善于描绘人情的特点,写作题材也全是以中国人为主。他说,自己是华裔,要写西洋情景和心态,总写不过西洋人;同样的,西洋人写的中国,总不比中国人笔下的中国来得深刻。
1989年,波士顿大学在莫迦纪念图书馆设立了黎锦扬文库。
2004年,题为《跃登百老汇》的自传作品,回忆了他在美国以英文写作,作品被两度搬上百老汇舞台的历程。难能可贵的是,在写作这部自传的同时,黎锦扬同时还在写作3个剧本:《中国妈妈》,《番担王》,《美国梦》。
歌舞剧《花鼓歌》在百老汇上演大获成功,多年久演不衰,每演一场都有他的版税。他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广播电视也纷纷来买播放权,至今仍有人在改编他的《花鼓歌》。

黎家一门八杰
1915年,黎锦扬出生于湖南书香大家黎氏家族,父亲黎松安一生有8个儿子,皆为影响一时的当世才俊,被称为“黎氏八骏”,个个可谓人中豪杰。
老大黎锦熙很早就投身“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名人钱玄同等一起推广白话文和普通话。后来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出版了多部语言文字著作。
老二黎锦晖是著名音乐家、儿童文学家,我国儿童音乐鼻祖,流行歌曲之父。黎锦晖创作的许多流行歌曲,如《桃花江》、《特别快车》、《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久唱不衰。
老三黎锦耀是矿冶学家。
老四黎锦纾曾与邓小平一起在欧洲留学。回国后,黎锦纾成为教育家和出版家。
老五黎锦炯是铁道桥梁专家。
老六黎锦明是上世纪30年代文坛左派作家,著有小说《尘影》等。鲁迅称他为“湘中作家”。
老七黎锦光,是老上海流行音乐家,有“歌王”之称,一生写了120多首流行歌曲,最著名的有《夜来香》、《美丽的香格里拉》等。

花鼓歌故事情节
从国籍来说,王戚扬是一个美国人,但是他从内之外都散发着中国味道。虽然年轻的时候从战乱的中国移民到了美国,但是就算是在异国的土地上,他也不愿意入乡随俗。他不愿意穿西服、不愿意儿子跟外国女人交往、不愿意看西医,不愿意跟银行打交道。他从内至外都在刻意排斥着美国。甚至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唐人街的那短短几百米,久而久之,他跟两个儿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父子之间因理念只差变得形同陌路。
他大儿子王大正值而立之年,风华正茂,学识渊博,是政治学博士,但是感情方面因为美籍华人妇女严重稀缺,父亲又不同意跟外国女人交往而长期单身;工作方面也因父亲反对他做体力劳动而无所事事,只能永无止尽的待在学校里。看到周围的同伴都找到了外国女友,找到了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他自卑之余对父亲的痛恨也逐渐加深。
小儿子王山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从小就在美国长大,已经完全适应了美国化的环境和生活,他痛恨中餐,喜欢汉堡;痛恨《四书》,酷爱足球。而这些却恰恰是父亲完全接受不了的因素,父子俩的关系剑拔弩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