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造车是夏代奚仲造车

中国相传4000年前黄帝发明了车。也有说是夏代奚仲发明了车。

有车必有轮,中国人发明轮子的传说由来已久,遗憾的是缺乏考古实物佐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考古发现3000年前的殷代已有了完美的马车,所以中国发明车的年代只会推前。

我国夏代奚仲造车的事迹在史书中多有记载,说明当时造车技术已很成熟。我国出土的早期商代两轮车,为独辕、方形或长方形车厢。

车辕后端压在车厢下的车轴上,辕尾稍在车厢后露出,车辕前端有一根横木(“衡”),两惮有人字形车轭,用来驾车。

根据车的用途需要,运货的车或是平车、或是带有车帮的车厢;供人乘坐的车则设置了各种形式的车棚。

到战国时期,我国车辕就改为双辕,不仅车更加牢固,载重量也更大了。

1980年在陕西出土的秦陵铜车马堪为经典。铜车马分前后两乘,第一乘车为“高车”,第二乘车为”安车“。

高车车体小巧玲珑,车舆(车厢)呈长方形,装有一柄立式高伞,车前驾有四马,车上有站立姿势的御官俑,车舆后侧敞开,不设阑板,方便上下。

安车也是双轮单辕,加四马。舆分前后二室,前室为御官座位,中间以阑板相隔,与后室分开。

后室敞大,内有软垫,舆室周围有阑板,上有椭圆形伞盖。前方阑板装有掀窗,后阑板上开门,装单扇门板。

由于秦陵铜车马是实物模型,对人们了解古代车辆提供了宝贵资料,使我们看到中国先秦时代就有如此精湛的造车技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