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获得”欧洲心算王“的华人是香港少年崔誉霖

2008年3月,苏格兰爱丁堡一名中学六年级华裔学生在一场国际心算比赛中击败了7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对手,取得大赛亚军,也成为了欧洲心算之王。

来自爱丁堡著名的乔治-赫里奥特学校的17岁学生崔誉霖在“世界数学日”(World Maths Day)比赛中,在48小时内回答了62,273条问题,并且答对了其中的97.5%的题目。

崔誉霖来自香港,已经在英国学校念书八年。获胜那年他即将完成中学学业,进入大学。

这场比赛吸引了全球来自150个国家地区的75万人次参加。在比赛中,崔誉霖以仅仅2,926条之差被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名叫Tatiana D的女学生击败而屈居第二。

这场比赛从3月4日格林尼治时间11点开始。崔誉霖在这两天期间只休息了30分钟,平均每分钟回答了40多条算术题。

崔誉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断喝“红牛”(Red Bull,一种含有咖啡因的提神饮料)来保持清醒,比赛的兴奋也使我保持警觉。”他也说,“老师们都不断来电邮叫我睡觉,但是我坚决要尽力到底,所以都没听他们的话。”

比赛形式是所有参赛者同时有一分钟时间回答每一条问题,都是加、减、乘、除的简单算术,每条问题之间只有20秒的间隔时间。

乔治-赫里奥特学校校长阿里斯泰尔-赫克托(Alistair Hector)说:“全校上下都为崔誉霖的成就感到骄傲。”

“在这样大型的比赛名列第二是非常出色的,也是崔誉霖和他的老师们勤奋努力的印证。”

这次比赛由澳大利亚的3P学习公司(3P Learning)举办,2007年首次举行。在首次大赛中共有290,000个学生参加,崔誉霖获得第17名。

崔誉霖表示,他希望可以在大学继续数学方面的学习,以及会计、金融财经方面的研究。

赛后,在爱丁堡赫瑞学校校长赫克托的安排下,崔誉霖在课余时间到校长的办公室里接受了记者的电话专访。 以下为部分访谈内容:

电话那头的崔誉霖礼貌而沉稳,讲着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可以为中国争光,我很开心。我妈妈说我是华人的骄傲,我感到很自豪。”

在这场吸引全球75万人次参加的比赛中,崔誉霖以仅仅2926条之差屈居世界第二,而第一名被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学生夺得。

两天只睡30分钟 靠“红牛”保持清醒

崔誉霖说,比赛从2008年月4日11点开始。比赛形式是所有参赛者同时有一分钟时间回答每一条问题,都是加、减、乘、除的简单算术,每条问题之间只有20秒缓冲时间。

崔誉霖举例说,如91/7=13这样的题型,虽然并不算难,但比赛要求的是反应和计算的速度,题量相当大。为了节约时间,达到最大计算量,崔誉霖在比赛的两天里只睡了30分钟,平均每分钟回答了超过40条算术题。

“我不断喝红牛来保持清醒,比赛的兴奋也使我保持警觉。”崔誉霖告诉记者,老师们都不断来电邮叫他睡觉,但是他坚决要尽力到底,没听他们的话。他最终答对了97.5%的问题。

最初目标进前十 中国文化促成功

崔誉霖说,他最初的目标很简单,是进入前十名,“因为只有前十名才能拥有一枚奖牌。”他自己都没想到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心算王”。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崔誉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他自己制作了乘数表,随时随地都在练习;同时他还做大量题目来锻炼反应力和速度。

不过崔誉霖也说,自己在香港的学习、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成功背后 自小培养 因父母缘故与数学结缘

能取得这样卓越的成绩,无疑崔誉霖是聪明且刻苦的。

但仅靠聪明,任何人都不能成事。崔誉霖说,他对于数学的兴趣是自小培养的。

身为针灸师的母亲从小就严格要求崔誉霖做事精确,如算数就不可有半点偏差。

而在银行工作的父亲,更是懂得“数字”“数学”的重要性。正因为父母的关系,崔誉霖从小就与数学有了不解之缘。

沉迷数学 在同学眼中近于疯狂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不必依靠计算机,心算反而可以更快得到结果,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大脑,又可以从中找到数学的乐趣。”崔誉霖说,他对数学的沉迷,在同学眼中近于疯狂,朋友们对他的行为都感到不解。

崔誉霖说,他喜欢安静,而周围的很多同学都习惯流连于酒吧,在这一点上,崔誉霖是同学中的异类。

于是,另类的崔誉霖多数时间在家里上网、看书、温习功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