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的书

今天在微博上看一个网友说他在Z站买的电子书不见了。
我心里一惊,我也在Z站上买电子书的,一直就比较担心一个问题,就是会不会所谓的云端存贮,有天以什么借口根本下载不了看不了的。
再一看,这位作者我也买过一本书的,赶紧打开客户端查看我买的书,果然也不见了。
靠,上网一查,不知道啥原因,不给卖这作者的书了。
但是这又不是读者的问题,应该至少给我们补偿书款啊。
联系客服,等答复。
虽然我的这本书买的时候只有0.99元,但这太可怕了!
你相信他们,把买的书都放在那,然后有天发现没了,还悄悄地没了。
还不如当初下盗版TXT,自己存在哪个境外云里。
我知道中国的情况,所以尽量做多点准备,比如我非常喜欢的书我还是要买纸版的。
但想着一些已经允许出版的书,总是安全的。
现在还有这种事。
联系客服一小时后,我的书回来了。
你们的回来没?
第二天早晨睡醒,书又不见了,钱退回来了。
这一晚上,又发生了啥啊?

病毒信号

二战后的小说描述到:
一个拥戴纳粹反犹主义的波兰教授在二战时宣扬:犹太人不应该和波兰人争夺生存空间。
犹太人先被迫害,然后波兰人民接着被纳粹德国迫害,其中一些亲纳粹的比如这位教授也被误杀了。
虽然是1979年的小说,但是这小说中教授的观点现在听起来好熟悉:
就好象现在听到有的国家说,X国是X国人的,X国优先,被投资国不应该和我们抢夺工作机会,移民不应该拥挤于我们的空间,懒汉不应该和我们夺食等等。
每当经济危难之时,排外与极端主义就换了幅面孔,令人感到一阵阵寒意。
有的病毒当它死灰复燃时,你会发现它居然可以传染得这么广这么迅速,它的温床一直潜伏在我们自私的心里。

语言的精妙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
语言习惯深刻影响思维逻辑和思考。
英语人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如果是中国人说,其实更应该说,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但不代表我同意你的观点。
这里讲的不是从西方思想到中国借鉴,翻译上一些字词运用的问题,或是语序,而是逻辑。
中国人普遍不太分得清说话的权利和所说的话不是天生划等号的。
因为中国人的语言思维是先有前,再有后的。
你要是按西方人那种说法,他更会想,你一张口我就不准备同意,我都不同意你说的,所以怎么还可能让你有说话的权利呢?因为不同意你,所以你别说了,滚一边去吧。
但如果按中国人的说话方式说“我允许你说话的权利,但你说的未必是我同意的。”,他们就能慢慢理解和接受。
允许别人说话,但不代表我就同意那个观点了。
允许信教自由,但不代表我就要信那个教了。
统治者还是被反驳者都比较容易接受这种顺序。
父母可以和孩子说:行,我允许你说话。但听完后未必赞成孩子所说的。
领导可以和下属说:行,让某些人先说。但听完后未必赞成其所说的。
我们的语言习惯很重要地影响了我们的逻辑思维。
西方表达强调重点,突出重点,绝对的重点。
而中国人也争取权利,权利也是重点,但却不能太过强调重点,要使之不为重点,必须来一通(你把它叫“避重就轻”也好,叫“铺垫”也好,叫“兜圆”也好,叫“旁白”也好,叫“补充”也好,叫“挽回”也好,叫“旁敲侧击”也好……),你都必须有,然后使重点被接受。
一些叼盘者就很会这种弯弯绕的,但相反一些公知倒不考虑国情了。
思想的传播者里,固然可以允许有蛮夫,但对中国人来说,他们更看重怎么说,而不是说什么。
必须要借着前者使后者被接受。不会这种,传播的效率可就没人家高。
世界的文明是相互贯通的,但很多时候,我们既需要鲜明的透彻,还需要圆融的理解。
这或许也算是一种中国古人所说的“中庸”吧。